【看中國2016年05月25日訊】5月19日,中國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同時發布首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公告稱,招商銀行發行規模為2.33億(人民幣,下同),中國銀行為3.01億元。目前中國的銀行業者一直是把不良貸款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即所謂的「壞賬銀行」。證券化提供了把不良貸款移出賬簿的另一種方式。
公告表示,招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定名為和萃,是信用卡壞賬,全部未償貸款本息總額為20.97億元,本金約為15億元,預計回收金額為29.68萬元。
中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定名為中譽,為對公的不良貸款,預計可回收現金合計為421.55萬元。
這將成為2008年以來首次發行此類證券,公告稱定於5月26日發行。知情人士在2月份曾表示,監管機構將允許國內銀行發行不超過500億元的資產支持證券。而作為率先試水的銀行,兩家投入的資產包均不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攀升至1.75%,為2009年以來最高,澎湃新聞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13,921億元。有分析師認為,這項新產品能使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下降,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彭博表示,重新啟用這種融資方式有望給中國的銀行業者提供一種新的渠道,把大量越積越多的不良貸款清理出資產負債表。
對此,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夏斌在5月22日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的上一輪不良資產處置,發生在2002年、2003年,當時恰逢中國新一輪經濟超級繁榮的起點,所有做不良資產生意的人都賺的盆滿缽肥。但是,現在這一輪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爆發以及不良資產處置,面臨的大環境已完全不同。
夏斌表示,過去曾經超級繁榮的代價要在今天及以後一段時間慢慢消化。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些資產價值必然下跌。那個時候的同類的不良資產處置的回報率在今天就很難得以實現。
夏斌認為,這些不良資產到底回報、問題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現在的注意,因為很多不是以不良資產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名義做,都是各種投資公司。如果信息披露不夠,金融機構你們互相買來買去,絕對不能輸送給老百姓。現在P2P已經有很多很多教訓。嚴防把風險輸送給老百姓,不能以經驗出發,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給老百姓一個明確的實為固定的預期收益率,忽悠老百姓。同一個金融產品,在不同的歷史週期可能是不一樣的,這點在監管部門應該嚴加關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