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論壇】大事小以仁,寬容才能海納百川(圖)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就是」仁義禮智信」。(網路圖片)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就是」仁義禮智信」。至於對於「仁」的詮釋,儒家始祖孔子都是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致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生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寬容的意思。
寬容是一種智慧,是道義堅守中的包容,是對他人的關愛和負責,它需要有寬廣的胸襟和與人為善的心態。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誰能無過?很多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賢德,卻在其它方面犯了錯誤。因此,不能容人之過的領導者都是心胸狹小之輩,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別人滿身都是錯。發生矛盾時,錯誤都是別人的,自己還以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自居,這種性格的領導者必然人緣不好,樹敵多多。不能諒解、善待別人,也就自然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善待,最終得不到人才,難成大器。
不以一惡忘其善 李世民深得人心
杜如晦的叔叔杜淹為人不善,投奔唐朝前曾在王世充軍中做事。投唐之後又準備委身投靠太子李建成,房玄齡得知這個消息後擔心李建成得到杜淹而助長李建成的奸詐勢力,於是向李世民啟奏,使他能在李世民帳下聽用。唐武德八年,慶州總管楊文干作亂,口供牽連到太子的東宮,歸罪於杜淹等人。李世民知道杜淹無罪,贈給杜演黃金三百兩。等到李世民即位,任用杜淹為吏部尚書的重要職務,參與朝政。由於得到明君的寬恕,杜淹前後向朝廷推薦了四十餘人,後來大多成為知名的人才。
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也犯了一個錯誤,他幫助魏王李泰拿著金子賄賂朝臣。唐太宗聽說之後,忍隱不言,沒有宣揚杜楚客做錯的事。等到東窗事發後,唐太宗才公布了杜楚客的錯誤,卻又寬恕了杜楚客,免其死罪。不久又讓杜楚客擔任處化縣令,給他改正錯誤、為民辦事的機會。
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心寬如海,即能容下杜淹之過,也能容下杜楚客之過,給他二人改正錯誤的機會,輕易就贏得了他二人的心。人的一生肯定有作惡的時候,但惡有大有小,改與不改也將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同的結果。作為領導者不以一惡忘其善,愛民如親就能使萬眾歸心。
漢文帝寬容惜良將 邊防固若金湯
邊境雲中郡(今內蒙古)的太守魏尚,是一員良將,他治軍嚴明,愛惜士兵。但是有一次,魏尚在戰報中寫的殺敵人數比實際人數多了六個,漢文帝劉恆因此認為魏尚有虛報戰功之嫌,把他撤職查辦。
有一天,劉恆和中郎署長(總統府衛隊長)馮唐聊天,得知馮隊長的祖父是趙國人,因為劉恆以前的封地代國和趙國很近,兩人便談的越來越投機,自然的就談到了趙國名將廉頗和李牧。劉恆感慨說道:「我為什麼就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將軍,有了他們,我還用得著擔心匈奴嗎?」沒想到,馮唐卻說:「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譯文:「給您廉頗、李牧,您也不會用。」)劉恆聽了,非常生氣,便轉身進屋了。
過了一會,劉恆冷靜下來,把馮唐叫了進來:「當著那麼多人,您都不給我個台階下,您就不能私下跟我說嗎?」馮唐答:「我是個粗人,不知道忌諱。」劉恆因為最近匈奴騷擾邊境的事,正鬧心,就問他:「您為什麼說我不會用廉頗、李牧?」
馮唐對劉恆說:「我聽說古時候任命將軍,君王要跪著給將軍推車,而且還告訴將軍:‘朝中的事我來管,外邊的事您說了算。’軍功和賞賜都是由外邊的將軍決定,回來的時候再上報給朝廷,這不是空話。我爺爺說李牧當初就是這樣。現在,我聽說,魏尚當太守的時候,把軍中市場上收的稅都分給士兵,還自己掏腰包買牛肉給手下的軍官們吃,匈奴因此不敢靠近雲中要塞。將士們努力戰鬥,現在僅僅因為戰報的數字有一點不符合,就撤了魏尚的職,還要關他一年。我從這件事上看,認為現在就算有李牧、廉頗,您也不會用。」
於是,「文帝說(同‘悅’)。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譯文:劉恆一聽,樂了,原來這麼回事啊。他立即讓馮唐帶著自己的符節,去向魏尚發布「元首特赦」。)魏尚復職,匈奴又頭疼了,漢朝的邊防多了一個堅固的保障,從此不敢輕易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