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腦梗死的防治之路(圖)

 2016-02-24 00: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腦梗死舊稱腦梗塞,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腦梗死佔全部腦卒中的80%。與其關係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等。臨床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徵。腦梗死不僅給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威脅,而且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沈重的負擔。目前卒中已經成為國人死亡的首要死因。

腦梗死作為一種突發性腦部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壞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別。它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是當今社會人類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沈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發病較急,多無前驅症狀,局灶性神經體征在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並且多表現完全性卒中,意識清楚或輕度意識障礙,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幹栓塞導致大面積腦梗死,可發生嚴重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和昏迷,少見癇性發作;椎-基底動脈系統栓塞常發生昏迷,個別病例局灶性體征穩定或一度好轉後又出現加重提示梗死再發或繼發出血等。

腦梗,讓患者很快進入昏迷狀態,一度進入深昏迷,這屬於一種重型腦梗,其預後不良。因為腦梗死一旦發生,很大可能是不可逆的,最後它可直接導致死亡或傷殘。其實對本病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預防,將防治提前,減少腦梗的發生。

敢問腦梗死的防治之路在何方?

腦梗死的防治之路重點在預防。防與治

腦梗是一種生活方式病

腦梗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先兆

腔梗是腦梗的一種前期表現

腦梗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目前已經呈現年青化趨勢

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年齡、性別、遺傳(如高血壓史、高同型半胱氨酸史)、種族(黑人是白人的4-5倍,中國人在亞洲人中發病率也高)。

可干預危險因素:高血壓(為普通人的4倍,血壓降至正常時可降低38%發病率)、糖尿病(為普通人3.6倍,容易併發大小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房顫者發病為普通人4倍)、血脂高、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吸菸(為普通人2倍)、肥胖、口服避孕藥(使血液粘稠度增加)。

腦梗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措施?

本病的重點不是治療,而是預防。而且本病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有效的措施可減少加重的機率。

防治腦梗的注意要點:

1、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2、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應進行降脂治療,控制飲食,服用降脂藥物;

4、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臟供血,防治冠心病,以及注意心臟瓣膜病和EPO,室壁瘤等;

6、杜絕不良習慣,尤其要戒除菸酒嗜好。

7、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高蛋白、低脂、低鹽及富含纖維素、鈣質和維生素飲食。

8、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勞累及用力,保證睡眠時間。

9、善於調劑和充實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靜,避免緊張、激動及各種不良情緒。

10、適應自然環境變化,保持一定戶外活動,注意夏季飲水和冬季保暖。

11、保持適當運動鍛練,尤其要注意頸椎的運動。

12、定期檢查身體或隨診,遵從醫生指導按醫囑用藥。

13、發生可疑中風先兆時應及時就醫。

14、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言語困難,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應提高警惕,盡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有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行進一步檢查。

家人突發腦梗該怎麼辦

一旦發現自己或者家屬患有腦梗,將病人去枕平臥,鬆開病人衣領,禁止來回轉動病人頭部;家屬和旁觀者應陪同病人至醫院,如腦梗塞在時間窗內(最好3小時之內)到達醫院若無溶栓禁忌症,可以進行溶栓治療使血管再通,6小時之內可行機械取栓,相當一部分病人可取得戲劇性效果。總之,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切莫拖延。

責任編輯: 心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