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與拉保保(圖)
雨水,在立春之後的第二個節令。(圖片來源:Pexels)
雨水是西曆每年2月19日或20日為雨水節氣,雨水節是立春後的第二個節令。《禮記•月令》中記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在漢代時也曾將雨水作為二月節。從這看來雨水節被稱為二月節和西曆是相符的。但從農曆看來,有時農曆就會作為一年的第一個節氣出現,因為立春在春節的前後,如果立春在春節之前,那麼雨水就會作為第一個節氣出現。
雨水
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也即指雨水一到,寒冷的冬季降雪天氣已過去,降雨的季節來到了,從這天開始天上落下的不再是飄飄揚揚的雪花,而應該是浙浙瀝瀝的春雨了,並且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雨水節正是數九天「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的階段,這時的冰河由南向北逐漸開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回升到了0℃以上,河水解凍,河裡的魚浮出水面活動,於是相應的就產生了「初候獺祭魚」的說法:冬天寒冷的北方沒有大雁適合生長的溫度,到了這個時候氣溫回升,「二候候雁北」,大雁因氣候的變暖而成群結隊飛回北方的棲息地了:「三候草木萌動」,春雨滋潤大地,各種草木開始萌發新芽了,形成生機勃勃之勢。這三候的說法將雨水節的各方面形象的表現了出來。雨水節期間地區不同各地的溫度也就不一樣,在北方有時還有降雪出現。同時伴隨著雨水二十四番花信風中,菜花、杏花和望春花也相繼開放,使春天更加美麗。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杜甫對春雨就有了精闢的見解,並寫下了千古佳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
拉保保是流行於四川地區的漢族特有習俗,又稱拉保爺、拜乾爹、闖拜、寄拜等。以前,人們總為兒女求神問卦,看自己的兒女好不好帶,尤其是獨子者更怕孩子夭折,一定要拜個乾爹。按小兒的生、辰、年、月、日、時,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合相剋的關係,如果命上缺木,拜乾爹取名字時就要帶木字,才能保佑兒子長命百歲。此舉年復一年,久而盛為一方之俗,傳承至今更名為「拉保保」。
之所以選在雨水拜乾爹,是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拉保保有特定的場所,當天不管天晴還是下雨,準備拜乾爹的父母都會手提裝好酒菜、香蠟等物品,帶著孩子在人群中穿梭來穿梭去,找準乾爹對象。如果希望孩子長大有知識,就拉一個文人做乾爹;如果孩子身體瘦弱,就拉一個身材高大強壯的人做乾爹。一旦有人被拉著當乾爹,有的會掙脫跑掉,但一般都會爽快地答應,並認為這是別人信任自已,因而自已的命運也會好起來。拉到乾爹之後,拉者連聲叫道:「打個乾親家!」然後擺好帶來的下酒菜,焚香點蠟,叫孩子「快拜乾爹,叩頭」,「請乾爹喝酒吃菜」,「請乾親家給娃娃取個名字」。至此,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後有常年走動的,稱為「常年千親家」,也有分手後就沒有來往的。叫「過路乾親家」。
隨著時代發展,有些地區拉保保的習俗逐漸歸集於固定的時間和場所。這時的拉保保除了為保孩子平安、求吉祥外,也成了每年隆重的商品交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