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變天?臺灣大選後陸媒公開談民主選舉(圖)
劉軍寧(圖片來源:張偉國博客)
【看中國2016年01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1月18日,臺灣地區選舉落幕。多方報導顯示,台大選對大陸朝野有極大震動。日前有官方背景和聚集自由派知識份子的《共識網》轉載學者劉軍寧文章,公開吁建立憲政民主體制,實現民主選舉。近期外界對現當政者習近平不斷發出吁主動向臺灣學習的呼聲。
臺灣大選效應強烈 陸媒刊發學者敏感文章
1月25日,《共識網》轉發微信公號「寧天下」劉軍寧的這篇文章,題為《要選舉,不要選拔》,副標是「寫在臺灣大選落幕之際」。
文章指,經過幾十年的民主探索與實踐後,臺灣已成功轉型為選舉型社會。
作者隨後解釋了「選舉」和「選拔」兩者完全相反的內涵。
文章指出,選拔型社會由國家統治者的意志來命令與調控,自上而下的動員與組織,以官僚為主導。權力無制衡,民權無保障,社會政治生活猶如廣播體操。民眾被當作士兵與「孩童」,沒有個人自由發展的空間。
文章認為,選舉則是現代憲政民主政治的關鍵組成。在憲政民主下,執政資格的獲得,執政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不是基於對民眾的武力強制,而是必須得到公民的自願同意。通過投票選舉,則是政治過程中公民表達其自願同意的唯一手段。有選舉,不一定有民主。但是,沒有選舉,肯定沒有民主。
文章認為,憲政民主社會中,即便打天下者經由選舉坐上江山,他們也必須承諾對選舉他們的人負責。比如丘吉爾在領導英國人民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卻被選民換下臺。
在選舉型社會中,當選的官員會發自內心地重視其選民的意見與態度,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任期是有限的。因為如果選民不滿意,他們在下次選舉中一定會被選民拋棄。
文章最後表示,「廢棄選拔,改行選舉,茲事體大,關係到能否實現由無限政府向憲政民主的轉變,關係到這些國家或地區能否有一個建立在充分個人自由之上的自由民主的未來!」
公開資料顯示,劉軍寧,被視為中國年輕一代政治學者領軍人物,於1993年獲得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2年,他因被舉報在北大演講中宣揚自由派思想,被該所開除。現為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轉發此文的《共識網》匯聚了一批知名自由派學者,不時有敏感文章面世。據旅美學者夏業良對澳廣記者表示,大陸網站《共識網》其實有半官方的背景。具體背景是鄧家,也就是鄧榕、鄧樸方。
臺灣大選震動大陸朝野 外界吁習拋棄中共
2016年1月16日,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選臺灣第14任總統,成為臺灣史上首位當選總統的女性。這次臺灣大選時期,據海外博聞社消息,臺灣總統選舉當日,中共高層在中南海集體觀看選舉轉播,結束時全場默然。
臺灣大選期間,許多大陸網友通過翻牆軟體,觀看臺灣選舉,同時期盼大陸民眾也能有手握選票的一天,大陸民眾備受震動可見一斑。
而早在臺灣大選落幕前,1月13日是臺灣前總統蔣經國逝世28週年紀念日,大陸多家媒體刊出一篇〈山雨欲來:蔣經國晚年最後一搏〉的文章,講述蔣經國晚年結束臺灣一黨獨裁,開放黨禁及報禁,最終使得臺灣走向民主與自由。該文發表後,引起大陸網友熱烈討論。
原趙紫陽政治秘書鮑彤對《看中國》表示,現在臺灣人民的民意已經表達出來了,而大陸的民意卻還沒有表達出來。我希望大陸領導人能夠尊重大陸人民的民意,學習臺灣。
著名時政評論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則認為,臺灣大選或是給習近平當局的一種啟示。他說,如果習近平當局能拋棄中共,實施民主選舉,那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任民選總統。「如何把江澤民抓起來、如何將中共犯下的罪行曝光於眾,翻開中國新的一頁,也是他(習)的一個選擇。」
多次致信予習近平呼籲解體一黨專政的中共已故大將羅瑞卿的兒子羅宇,日前接受《看中國》採訪。在被問及十九大人事布局時他表示,總感覺習近平會「顛覆」中共所謂的傳統布局,不搞什麼十九大、黨主席,有可能會像臺灣一樣選總統。
他認為,習近平如能像蔣經國那樣,順著這個思路來逐步穩妥的民主化的話,他將成為中國的偉人,否則的話,他再多當五年、十年都毫無意義。
時事評論家葉觀星在海外媒體刊發題為《習近平該走新路啦》的評論文章認為,習近平要不廢掉共產黨,不扔掉頭上中共總書記的帽子,就會一直面對台海困境。兩岸統一的障礙不是台獨分子,而是兩岸政治制度的對立,是專制與民主的對立,是共產黨權貴與人權的對立,是西方邪靈與中國文化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