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臨過度依賴中國的代價(組圖)
【看中國2016年01月26日訊】繼2015年夏季的人民幣衝擊後,又出現「熔斷機制衝擊」。中國新年伊始的股市發生震盪。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新年第一週全球股市就蒸發了2.3萬億美元以上」。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還不成熟。被股價和貨幣的下跌搞得手忙腳亂,簡直就像是小國才會出現的狀況。然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已達到美國的3分之2。世界面臨依賴中國的代價。
去年夏季以來中國多次出臺救市政策。新年之後股價基於實際經濟形勢下跌,便輕易觸發了熔斷機制,股市陷入一片黑暗。
從今年引入的熔斷機制,如果股價跌幅達到7%將全天停止交易。在美國全天停止交易的情況是當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下跌20%。僅僅模仿形式的中國的機制輕易損害了市場的機能。
股價下跌的根本原因是資本迅速外流。較中國大陸相比限制較為寬鬆的香港等境外市場的人民幣行情反映出經濟的扭曲。
圖1:人民幣行情。(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正常情況下境內外的人民幣行情不會存在太大偏差。但是最近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警惕感出現增強,境外的人民幣匯率大幅低於大陸的人民幣匯率,如圖1所示,兩者偏差在擴大。
圖2:資金大量從中國大陸流向海外。(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圖2表示資金大量從中國大陸流向海外。與人民幣加速貶值和中國股價下跌產生共振。官員、企業經營者和資本家等的資金的外流令股市陷入恐慌。
如果人民幣緩慢貶值對出口構成支撐的話,將對經濟構成利好。但是,如果是資金外流導致的人民幣加速貶值,將壓迫金融和企業的經營。
必須防止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應積極實施買入人民幣的干預措施。但不可能對抗資本外流的大趨勢。
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迅速減少。(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中國人民銀行將外匯儲備作為資產持有。外匯儲備的減少將通過央行資產縮水,給金融體系帶來緊縮的效果。
中國人民銀行為了刺激經濟,正在實施降息等貨幣寬鬆舉措。在此背景下,旨在維持貨幣價值的干預舉措將招致意想不到的貨幣緊縮。中國正陷入須兼顧經濟與匯率、「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狀況。
中國正在給全世界造成影響。
自從雷曼危機以來,美國和日歐藉助中國力度空前的貨幣寬鬆度過了危機。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投資機會,資金流向了新興市場國家。
當時中國藉助4萬億經濟刺激對策最先擺脫了困境,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而如今正在發生的是從美國手中接過泡沫接力棒的中國正在減速。由於中國需求消失,新興市場國家失去了光輝,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正在明顯下跌。
世界金融市場在各種渠道面臨壓力。其一是石油資金的枯竭。中東產油國正被迫不斷減持對外資產。此前作為股票「買入方」的產油國成為了「拋售方」,結果,包括日本在內,各國的股票市場供求出現惡化。
本來,眾多資源型國家由於財政和經常收支的「雙重赤字」,亮起了債務違約的紅燈。此外,作為高收益債的發行者,頁岩相關領域的美國能源企業站在懸崖邊。高收益債基金等對前景走勢感到擔憂。
此外,人民幣貶值誘發的「以鄰為壑」效應也不容忽視。在出口市場與中國形成競爭的亞洲各國將遭受最明顯打擊。日本以2012年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摩擦為契機,正在努力擺脫對中國的極端依賴,但如果東南亞等市場失速,也將構成沈重打擊。
市場對中國外匯儲備「有水分」的猜疑難以消除。投向資源開發等領域、成為壞賬的資金隨著外匯儲備絕對額不斷減少,將難以繼續掩蓋。應注意到希臘危機的開端也是2009年秋季曝光的財政數據造假。
今年是否再次迎來雷曼危機?不,如果世界第2大經濟體難以信賴、中東產油國也危如累卵,那麼混亂程度將遠非雷曼危機可以相比。上天保佑吧。
【免責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網站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於傳遞信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