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拉開與其他常委的距離(圖)
習近平上臺已經三年,中國政壇格局開始明顯改變(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12日訊】1月8日,胡少江在自由亞洲電臺撰文,指出習近平在刻意拉開與其他常委的距離。文中說,習近平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同時也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會議沒有說明是誰代表這些單位的黨組向政治局常委會匯報工作,不難想像,匯報人應該是代表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張德江、代表國務院黨組的李克強、代表政協黨組的俞振聲、代表中央書記處的劉雲山以及高法的周強和高檢的曹建明。
在此以前,有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會議大都與應對突發性事件有關,例如討論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工作、處置新疆地區發生的暴力事件等;或是研究專項工作,例如討論經濟工作,重要全國性會議的準備工作,紀律檢查和巡視工作等等。 而由擔任「國級」中央機構的黨組書記的常委們集中匯報工作的報導近年來只出現過兩次。兩次都發生在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之後。類似的上次常委會是一年前的一月十六日召開的。
看來,在習近平的任期內,由其他常委分頭向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央常委匯報工作已經成為一項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次集中聽取有關中央機構黨組匯報的新聞報導的用詞都是類似的,都是強調會議是「全天」的,以突出強調這類常委會的與眾不同;也都反覆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兩次會議更是突出地強調「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這兩次看似尋常的政治局常委會實際上是中國最高政治格局變化的一個晴雨表。它表明習近平正在有意識地拉開他與其他政治據常委們的「政治位差」,更加突出他與其他常委之間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本來,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在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閉會期間,政治局常委會代表它們行使最高權力。政治局常委之間是平等的,正是為了突出常委之間的這樣一種平等政治地位,中共才專門取消了主席、副主席等位,而改設一位總書記來召集會議。
這種意在顯示常委們地位平等的格局從來都不是政治現實,政治局常委們的政治權力從來都是被它們背後的政治實力左右的。兩個最為極端的例子分別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和本世紀初年。一九八零年代,非政治局常委的政治老人們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前後兩任總書記,並且對其他政治局常委們握有當眾斥責和罷免之權;而本世紀初的胡溫時代,政治局常委們則是各據一方,成為各自的獨立王國的不受制約的「霸主」。
習近平上臺已經三年,中國政壇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胡溫時代的「弱主政治」格局正在改變,習近平正在將各項決策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他通過強調黨的領導來加強政治局常委對其他最高國家機關的領導地位;然後通過親自擔任黨內成立的各類領導小組組長的方式將「黨的領導」變成「總書記的領導」。
胡少江指出,本來中國的人大和政協都是政治花瓶,唯有國務院是具有實際管理權力的部門,在習近平時代,國務院經濟管理的權力也集中到了習近平手中。
其實,最高政治領導人集中權力並不是一件壞事。擁有了絕對的權力也就擔負了全部的責任。現在的關鍵在於,集中了絕對權力的習近平將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中國是一個大國,最高領導人擔負有制定政策和推行政策的政治責任,但是政策的執行卻需要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來完成。習近平目前推行的懲治腐敗官員的運動正在使得這個官僚系統與他本人日漸疏離,甚至有可能走向對抗。
最後胡少江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習近平只有進行徹底的政治體制改革,否則其政策就會失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