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癌症」令中國遭遇一場輸不起的戰役
【看中國2015年12月30日訊】12月28日,大陸媒體轉載知名經濟學者馬光遠的文章。馬光遠認為:面對現實,無論是化解過剩產能,還是幫助房地產去庫存,過去的經驗都告訴我們,絕非短期可以解決。殭屍企業和過剩產能是中國經濟之癌,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
文章稱,2016年中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但很顯然,這一年,中國面臨的經濟形勢極為嚴峻,經濟下行的趨勢因為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而繼續,過剩產能,高槓桿,房地產的高庫存和各種金融風險卻又撲面而來,中國經濟真正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如何突圍,如何求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答案是: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能救中國經濟嗎?
馬光遠表示,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新常態視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後,時隔一年,中國提出了如何在新的經濟週期打贏生死之戰的政策選擇。今年的會議是歷年最晚的一次也是開得時間最長的一次。之所以這麼晚召開,原因不外乎三點:
一是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要定調2016年的重點工作和政策選擇,還要對下一個五年的經濟工作進行總的籌劃。
二是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週期以後,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如何在穩增長、防風險和調結構等政策目標上取得協調,可謂慎之又慎。
三是2015年中國經濟出現了很多風險徵兆,7月的股災,8月人民幣貶值引發的恐慌,以及銀行不良貸款的飆升和不斷爆發的金融詐騙案件都意味著,堅守住系統性風險已經成為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頭等大事。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會議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
靠刺激需求不僅無法熨平中國經濟的週期,無法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反而扭曲了資源配置和政策目標。同時,由於長期過於重視刺激需求,導致中國經濟在量的擴張上儘管表現突出,但在經濟質的飛躍上乏善可陳,與此同時,刺激政策的負面效應也成為當下中國經濟最大的痛點。
面對現實,無論是化解過剩產能,還是幫助房地產去庫存,過去的經驗都告訴我們,絕非短期可以解決。殭屍企業和過剩產能是中國經濟之癌,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然而,清理殭屍企業也好,還是化解過剩產能,歷史經驗昭示,除非在制度層面拿出一整套的設計,否則總會陷入剪不斷的惡性循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