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欺生的生態裡,只會大大拉低人們的幸福指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30日訊】「我傷了那位板車大叔的心... ...」近日,微信朋友圈熱傳一篇「懺悔文章」。文章出自一名姓覃的90後女孩。11月23日晚下班後,小覃和合租的女孩一起到附近一家超市買了大米、油等生活用品。超市離住處大約1000米,正值下班高峰打不到的士。因前不久崴了腳,小覃和室友抬著一堆生活用品,倍顯吃力。一名年約五旬的大叔拖著空板車看到小覃她們的窘況,表示願意免費幫她們拉上一程,但小覃與室友均表示拒絕,然後她看到大叔臉色有些尷尬地走了。
面對大叔的「雪中送炭」,兩位女孩不約而同地選擇拒絕。雖然兩位女孩的拒絕可能對大叔造成誤傷,但也不得不承認,她們的選擇還是比較「明智」——寧願自己多吃點苦頭,這也比盲目相信陌生人要安全得多。別說是閱歷不深的女孩,就是換成有過幾年社會歷練的男青年碰到這種情況,常常也會掂量掂量。這樣的拒絕與掂量並非特別針對中年大叔,而是源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生活「本能」。這種「本能」當然不是天生使然,而是出自我們日積月累形成的生活常識。
陌生人越來越像是一個危險的符號。面對陌生人,我們的第一意識往往是警惕。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都會反覆教育小朋友,不要相信陌生人,更不要接受他們的食物。甚至連警察也會「善意」地告誡外地旅客,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人人都在主動或被動地遠離陌生人。事實上,當我們都在警惕陌生人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他人社交圈中的陌生人,理論上也可能成為別人警惕防範的對象。
當我們對陌生人愈加恐懼和警惕時,實際就是在不斷催生「熟人社會」現象。既然陌生人可信度低,那麼熟人二字更像是誠信的通行證,一熟三分巧的社會哲學更加得以大行其道。也所以,各類有助於拓展熟人邊界的同學會、同鄉會、戰友會等小圈子競相登場且方興未艾。某種意義上,現在流行的社交平臺微信,亦有著「網際網路+熟人社會」的濃厚色彩。
在「熟人社會」時代,人們越來越養成這樣的習慣,即無論什麼事,第一個念頭總是先找熟人。在大家看來,找「熟人」風險係數小,因為出了什麼問題至少還有追溯的可能,況且當熟人成為一種秩序潛規則時,其道德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倒不是說「熟人社會」多麼美好,沒有誰天生就生活在無人不識無人不曉的熟人圈子裡。換言之,在一個欺生的生態裡,如同青島天價蝦,只會大大拉低人們的幸福指數——因為我們每個人均難免成為許多人眼裡的陌生人。一言以蔽之,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感,關鍵不在於如何排斥「熟人社會」,而是取決於社會的安全與公正係數,什麼時候與陌生人交流的後顧之憂越少,我們心底的恐懼感才會越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