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專欄】中概股「圈錢效應」的基礎和暗黑未來(上)
【看中國2015年09月12日訊】中概股是以中國概念為依托、在美國上市的股票,集中反映中國概念的圈錢效應。
中國概念是什麼? 表面是一種心理預期,認為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參與的人也將獲得豐厚的收益。實質是以中國經濟為噱頭的龐氏騙局。
中國概念從哪裡來的?是從歐美來。歐美經濟金融界作為中共的海外喉舌,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概念,幫助中共從歐美圈錢,支持中共的龐氏騙局和奢侈無度的花費。
中國概念起到什麼作用? 歐美日等企業、基金和個人輕信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對中國大規模投資,尤其是歐美國家的民眾瞭解本國經濟嚴重下行,更樂意把資金投到中國。
中國概念的結果是什麼?中國經濟實際上在加速崩潰中,中共權貴和富人都在拚命外逃,只不過中國概念在歐美深入人心,進入中國的大規模資金延緩了中國經濟崩潰的進程,並且讓權貴富人更順利換美元跑路。隨著中國金融危機爆發,龐氏騙局破滅,以及隨後的外儲見底,巨大的中國金融黑洞將曝光,篤信中國概念並且做相應投資的人將損失慘重。
中國概念的規模有多大? 中概股雖然火熱,集中代表歐美市場對中國的認知,但是涉及到的總金額並不算大。在過去20年,不同類型的外資進入中國,包括實業投資、房地產等各類投資基金、通過非正式渠道進入中國的各類游資以及借給中國政府和企業的美元貸款和購買債券,從規模上,這些原始投資和借款本金達到3-5萬億美元或者更多,而這些資金在進入中國後還有積累的利潤以及各類資產增值,與本金合計,總值估計超過10萬億美元(具體評估,參見筆者的「2015外企大潰敗」)。
2014年,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全面崩潰階段。但是,歐美經濟金融界仍然對歐美民眾宣傳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當京東和淘寶在美國上市,受到極度追捧。投資者不知道的是,中國經濟已經窮途末路。阿里巴巴展現出來的輝煌,只是紅色共產帝國的落日餘暉。
2015年7月初,中國金融危機爆發,對中國全面崩潰做出現實確認。中概股以中國經濟為基礎,已經進入暗黑時代。這時候世界才感到恐慌,對中國經濟感到不安。但是,經濟金融業仍然麻痺歐美企業、基金和中小散戶,淡化中國崩潰的規模和程度,讓投資者忽略危機迅猛而來,不能及時採取資產保全行動。隨著金融危機快速演變成外匯危機和人民幣匯率危機,中概股將全軍覆沒,持有中概股的民眾將慘遭血洗。
一、中概股表現的背後
阿里巴巴是紐約證交所有史以來最大的IPO。阿里巴巴的公開募股(IPO)發行價確定為68美元。按照上市計畫發行的3.2億股計算,阿里巴巴IPO融資額達到218億美元,創出美國IPO融資記錄。9月19日上市,股價維持在90美元以上。股價在最初一段時間盤跌後開始快速上漲,到11月10日達到最高值,股價超過119美元。隨後一路下跌,2015年8月24日第一次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9月1日下穿65美元。
在阿里巴巴上市後,無數大型基金和中小散戶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在高位跟風投資,原始股東則在高價持續拋售股票,將高額利潤套現。隨著阿里巴巴股價不可阻擋的下跌,中小散戶損失慘重。按照2014年11月10日的最高點119美元和現在的價格對比,阿里巴巴在短短10個月跌幅近半,即使中小散戶以93美元的第一天價格買入,至今也下跌近三分之一;即使按照68元的發行價買入,中小散戶也已被套。
阿里巴巴高價上市的背景是在歐美經濟金融界的引導下,歐美民眾對中國經濟和網路看好的雙重影響。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聯儲通過QE印鈔試圖穩定住經濟,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與之相對比,中國4萬億實施後,中國經濟極為火熱。經濟金融界齊聲驚呼,中國經濟更加強勁,中國正在拯救世界。還有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說,美國經濟不如中國經濟的原因是美國政府沒有中國政府的控制力,希望美國政府擁有更大的權力。在經濟和金融界全面支持中共極權專制的背景下,實體企業為了短期收益,大規模將實業投資轉向中國;金融界組織大量金融資本和游資,進入中國樓市投資;中小投資者也紛紛投資中國或者投資中概股。
當大規模資金、實業生產和工作崗位流向中國,中國經濟變得更熱,美國經濟則更冷。當中國房地產價格暴漲,中國汽車銷量超過美國,中國人在世界揮金如土購買奢侈品,購買天量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並且把錢撒給俄國、委內瑞拉、非洲等流氓國家和地區時,歐美民眾並不知道,這些錢並不是中國賺到的,而是歐美民眾的血汗投資給中國,然後中國政府和權貴來揮霍。另外,大量資金進入中國後,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房地產價格過高,大量資金湧入網際網路領域,支持了網際網路的極度繁榮。
隨著宣傳的深入,美國股市對於中概股的追捧熱度快速提升,2014年達到頂峰。2014年5月,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的市場總估值超過260億美元。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京東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盈利過,而是通過持續的虧損燒錢維持,而且虧損金額隨著擴張規模持續擴大。即使在京東尋求上市的過程中,也沒能實現盈利,最終以虧損業績上市。而在美國市場中,京東這個長期虧損而且虧損規模越來越大的企業,不但能實現上市,還達到260多億美元的市值,本身就是特殊現象。與之相對比,雖然阿里巴巴在賬面上有較多的盈利,但是僅僅融資規模就接近京東,公司總市值更加可觀。
京東和阿里巴巴受到追捧的原因很明顯,就是美國市場非常看好中概網路股的前景。京東和阿里巴巴上市後,多個中國的垃圾網站甚至即將倒閉的網站,也趕快準備在美國上市。畢竟有華爾街投行幫助忽悠,從美國人手中輕易弄到白來的錢,有光不佔是個笨蛋。這種情況與1998-2000年的美國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特點極為接近,很多垃圾股票在網際網路的光環下上市,只不過,華爾街追捧的目標由美國網路股轉向中概網路股,幫助中國的騙子一起騙美國投資者的錢。
就在歐美日資金大量湧入中國期間,中國實體經濟逐漸走向末日。鑒於中國的金融機制,進入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實體經濟加快衰敗。早在2010上半年,我們分析中國經濟時預測中國私企走向死路,到2015下半年超過95%的私企將關門。2010-2013年,世界都認為中國經濟越來越大力發展,實際上中國本土私企正在陷入困境。2014年初,我們撰寫著作《中國實體經走向末日》,再次強調2010年的預測,系統分析中國實體經濟全面破產的原因和結果,並且概述不同產業形態死亡的方式。
其時,大多數私營業主正苦苦掙扎,對未來形勢越來越迷茫。2014下半年開始,實體經濟形勢轉變為快速惡化。到2014年底,多數私營實體企業陷入經營虧損和實際破產(資不抵債)的境地。由於私營企業佔到中國經濟的大部分份額,雇佣主要的勞動力,私營企業陷入絕境意味著中國實體經濟開始全面崩潰。2015年春節後,大量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接近枯竭,大量樓盤停工,相當一部分鐵公基項目停建,而鐵公基、房地產和上下游產業佔據中國GDP的比重達到60%,停工意味著中國經濟崩潰已經無法掩蓋。與此同時,實體經濟崩潰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了出來,尤其是各類大宗礦產價格暴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貨幣匯率暴跌。
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網路經濟快速衰敗。2015年3月,筆者撰寫了《中國網路股:紅色帝國的落日餘暉》(已收入《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一書中),分析網路經濟雖然表面繁榮,但是將快速衰落。繁榮的原因在於,過去十幾年經歷迅猛的科技變化,計算機和網路得到快速發展,尤其在智能手機快速普及後,手機上網成為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另外,由於新一代的成長,也推動中老年更多使用電腦和網路,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改變,刺激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同時,由於中國血汗工廠經濟的背景以及房地產價格和租金暴漲推動商業流通成本急劇上升,催生了京東和淘寶等網路銷售的生長繁榮。
表面上看,京東和淘寶的急速擴張是中國網路經濟的具有長遠發展的象徵,但是從整體經濟看,不論網路經濟多麼繁榮都必須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短期內,網路經濟通過大規模替代實體經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是隨著實體經濟走向末日,社會消費能力急劇萎縮,網路經濟失去擴張驅動力快速下滑。2014下半年,淘寶的真實銷售已經明顯下行,進入2015年,中國網路經濟更加快速的沒落。阿里巴巴作為中概股和網路股的代表,在(北京時間)2014年11月11日的中國「光棍消費節」時號稱銷售再度猛增。但是從後來退單的情況看,當日銷售業績屬於嚴重虛增。而阿里巴巴股價在(美國時間)11月10日達到最高點,隨後不斷下跌。在這個階段,美國大眾對中國的真實經濟狀況仍然一無所知,還對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抱著殷切的期望,所以中小散戶坐看手中的股票價格下跌。
二、中國概念的騙局基礎
中小散戶投資中概股虧損,只是中國龐氏騙局的一個縮影。如果對宏觀經濟有一定瞭解,並且瞭解國際資金流向,就會知道中國玩的是典型的龐氏騙局。雖然對於散戶來說,這個龐氏騙局是黑箱作業,但是對於歐美經濟金融業,中國的龐氏騙局應該顯而易見。
中國的龐氏騙局規模巨大,而歐美經濟金融業是龐氏騙局的基礎。總的來說,歐美企業、基金和個人,對中國的投資和增值的總金額,估計達10萬億美元以上。隨著中國出口創匯能力越來越弱,同時揮霍消耗水平越來越高,造成中國經濟越來越入不敷出。對於中國這個負債纍纍持續吸血的經濟體,僅靠中國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做出騙局。在這個時候,歐美經濟金融業在持續努力,支撐中國的旁氏騙局。
按照經濟金融業的專業能力及其掌控的中國信息情況,絕不能以不瞭解情況、無知或者被騙等藉口解釋,而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歐美經濟金融界與中共合作、全力支撐中共,幫助中共從歐美日等國家吸血,維持中國經濟和中共政權。更重要的,歐美金融業的支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大規模的系統支持,在支持力度、支持方式和支持時機上都保持高度的準確性。
經濟金融系統作為一個龐大的機器,主要在三個層面上支持中國經濟:一是核心金融機構和監督機構,二是媒體宣傳系統,三是經濟學界的教育機構和個人。
首先,金融核心和監督機構起到決定作用,支持中國經濟。美聯儲作為事實上的世界央行,通過大規模的QE印鈔成為支撐中共的核心金融機構。2008年之前,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是血汗工廠模式。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通過內部的血汗工廠模式以及人民幣對外大幅貶值來吸引外資進入中國,中國加入WTO之後,外資對中國的投資猛增,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推動者,幫助中國賺取大量的貿易美元。在這個階段,中國獲取外匯的主要方式是外貿出口,次要方式是外商實業投資。中國政府通過外儲政策,將外商投資美元和貿易美元拿到自己手裡,進行二次消費和投資,支持中國經濟的雙重增長。
美國次貸危機後,美聯儲是為了防止美國經濟迅速崩潰,開動第一輪QE。中國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後,QE資金的主要部分進入中國,之後,和其他資金一起轉到中共手中,一部分轉變為外儲,另一部分支持中國在全世界大肆花錢以顯出拯救世界的姿態。這種大手筆揮霍迷惑了歐美民眾,覺得中國經濟實力超強,但是他們不瞭解的是,恰恰是他們自己節約開支變成儲蓄和投資,通過投資的方式轉到中國,供中共消費的。而最終結果是,歐美消費日益疲弱,中國消費更強。
從QE2開始,美聯儲越來越明顯地支持中國的龐氏騙局。如果說在第一輪QE印鈔美聯儲只是考慮拯救美國經濟還沒考慮中國,那麼從QE2開始美聯儲越來越主要支持中國。2009年後,中國本土工廠的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同時各種消費急劇增加,遠遠超出自身創匯能力。2010下半年,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過後,將流入中國的美元基本花光,迫使中共實施貨幣緊縮。同時,由於各類在建的工程規模過大,在資金緊縮的情況下內部經濟出現崩潰危機。這時候,美聯儲適時第二輪QE,資金再次大量進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中國經濟。
隨著QE資金越來越多進入中國,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實業投資最先體會到中國經濟的衰退,並且承受衰退的後果。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在中國從事生產組裝的工廠,迫於中國成本快速提高而不得不把生產搬遷到其他國家。中國出口能力持續下降,自身經濟機能急劇萎縮,而中共揮霍規模持續擴大,中國經濟越來越入不敷出。
同時,當前的國際金融系統信息發達、大規模資金流向被各國央行嚴密監控。美聯儲作為世界的中央發鈔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自然可以清楚看到中國的貿易收入持續減少,過度消耗外資後,在國際市場的支出開始減少,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就是在這個情形下,美聯儲繼續實施QE2,表明美聯儲是有意識支持中國經濟,維護中國的龐氏騙局。
2012年開始的QE3是美聯儲更赤裸裸的為中國旁氏騙局輸血。當時,歐美經濟雖然較為疲弱,但已相對穩定,而中國經濟表面很強,但快速出現危機。如果美聯儲沒有任何動作,中國經濟將在2013年全面崩潰。於是,美聯儲赤膊上陣直接支持中國經濟,開動更大規模的QE3的持續無限量印鈔。可以說,美聯儲通過印鈔的金融指揮棒,將天量資金送給中國,成為支持中共的核心力量。中共持續獲得來自歐美社會的資金,持續大肆揮霍,維持龐氏騙局。同時,中共權貴和富人通過中國金融系統的暗箱操作,換出大量的美元,在歐美國家大量買房置地,炫耀性消費。
歐美的信用評級機構為中國打高分,與美聯儲配合推動資金進入中國。在美聯儲持續印鈔的背景下,如果評級機構對中國提出預警,資金會對中國有所警惕。由於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佔據重要份額且利潤急劇增加,中國的實際負債以乘數方式日益增加,實際欠債如山,權貴和富人則以各種方式出逃,帶走巨額美元。本來,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只需要最簡單的調研就能得知中國未來根本還不了錢,尤其2011年後,中國企業全力在境外大量借美元債,這是非常危險的標誌,但是歐美的評級機構仍然視而不見,依然給中國高評級。在這些極高信譽評級的支持下,歐美的企業、基金和個人放鬆警惕,繼續進入中國。
其次,歐美媒體的輿論宣傳把謊言重複千遍變成真理。在中國龐氏騙局中,想讓謊言成為真理,關鍵不是說多少遍,更重要是由什麼人來說。如果只是中共自己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會有那麼多人上當,但是當歐美媒體和經濟金融業結合起來幫助中共撒謊,鼓吹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結果就是中國經濟增長變成大多數歐美民眾心中的真理,也就是強有力的中國概念。
中國概念的強化分為幾個層次。最初,當歐美媒體從貌似客觀公正的立場出發,以看似理性的方式傳播,幫助中共宣傳,會有一部分人信以為真;接著,當歐美經濟金融界以高端、專業、全面的分析文章或者報告發布在歐美的主流媒體上,大部分人都相信這些謊言;最關鍵的是經濟金融界在媒體上一邊倒地支持中共,長時間幫助中共宣傳謊言,這讓大多數民眾都信以為真,且信任程度持續加深。最後,最初相信謊言的人進入中國後似乎都賺了錢,主流傳媒以此積極擴散傳播,強化這些成功的故事,對歐美民眾形成進一步影響。
在經濟金融業理論、成功賺錢故事和媒體共同長期宣傳的組合拳下,歐美社會的大多數民眾都堅信中國經濟奇蹟。如果極少數人不信中共謊言、不認為中國經濟是奇蹟,並且還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必被歸於另類,不是過於偏激,就是有所企圖,甚至腦子有問題。
在具體的宣傳操作上,經濟信息可以分為非數據信息和數據信息。非數據信息主要是一些日常新聞,包括經濟和非經濟的消息,尤其以非經濟消息為主。一般來說,非經濟金融類專業的人更多依靠非數據消息做評估。歐美社會中,很多人並不是經濟專業,也不懂所謂的經濟,但是,只要這些人具有基本的常識,天天收聽本地新聞,自然會形成獨立認識,並不依賴於經濟金融業的數據。尤其2009年後,美國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越來越好,失業率也持續下降,經濟金融專業人士在這些數據基礎上發表看好經濟的觀點。
但是,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感受到通脹嚴重、中高收入的職位越來越少、真實失業半失業的人越來越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生活秩序日益混亂。他們直接判定官方數據造假,而媒體討好經濟金融人士跟著官方一起欺騙民。不過,歐美民眾考慮中國時,則只能依賴經濟金融業,他們不懂中文,不瞭解中國社會的真實情況,投資者只能依據英文消息瞭解中國,並且在經濟金融業提供的專業意見基礎上做相應的投資決策。
在非數據信息方面,英文新聞對投資者形成根本的誤導。在中國大陸的中文媒體上,存在大量的經濟新聞和非經濟新聞,發布在不起眼的角落。雖然中共官媒盡力鼓吹經濟高速增長,未來前景光輝燦爛,但是地方媒體在無意識中會報導一些地方新聞,與官媒的主流宣傳相反。全面瞭解這些信息並且綜合匯總和分析就會發現,各地都在釋放負面信號,說明經濟在持續惡化。
而在英文媒體上,通常聚焦報導大事件,想法吸引全社會的眼球,經濟衰退的負面新聞不引人矚目,不會被翻譯成英文傳播,也就不會為歐美投資者所知。而且各大英文媒體主要都採用中共官媒喉舌的信息,呈現的是中國形勢一片大好,越來越好。這種積極鼓吹中國經濟發展的姿態,既討好中共政權,又吸引投資者的注意—人們都喜歡發財致富的消息,媒體通過兩頭討好獲得更多廣告收益。
另外,中共還積極出資,控制歐美的中文媒體,通過這些媒體宣傳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信息。
所以,歐美投資者雖然以為自己閱讀到了更加客觀公正的英文媒體,但是這些媒體實際上完全被中共宣傳所操控,比在中國的中文媒體進一步被洗白,完全成為了中共的宣傳工具。所以,歐美投資者根本不瞭解中國經濟面對的巨大風險,更無法瞭解風險來源。
在數據信息方面,歐美市場的主要信息來源有兩種,一種是中共官方提供給外界的經濟數據,二是歐美經濟金融界對中國經濟的數據研究分析。基本職責上,歐美金融界作為經濟的關鍵決策支持機構,應當對中國做全面徹底的獨立經濟調研以及相應的信息分析,以確保數萬億美元巨額資金安全,但實際上,經濟金融界都主要引用中共官方數據,並且做更樂觀的解讀,支持中國經濟向好的宣傳導向。然後,這些解讀大量出現在專業媒體上,成為歐美分析中國的主要指向標。
歐美民眾無法瞭解關於中國的非經濟信息,只能更加依賴這些所謂的專業數據解讀,而解讀顯示中國經濟很好,這和各種非數據信息顯示的中國經濟向好的信息吻合,至此歐美民眾不得不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向好。而且,在中國投資的很多企業和基金一直在獲利,更以榜樣的力量讓人們不得不信。
所以,不論非數據信息還是數據化分析,經濟金融界和各種傳媒不僅成為中共的傳聲筒,還是支持中國的主要放大器。例如,《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等媒體,一度如同《人民日報》的海外財經版,從不同角度吹捧中國經濟的強大,引導投資者走向錯誤的方向。
第三,經濟學界共同支持中共。整體上,歐美經濟學家是最看好中國經濟、支持中共政策、讚賞中共極權對中國統治力的一群人。在各個歐美大學的課堂裡,經濟和金融學教授都表達出自己對中國發展前景的樂觀,即使一些學生有疑問,他們也以專家的姿態表示中國沒問題。尤其是哈佛這樣的世界頂尖大學,一直有支持中共的傳統,現實中還接受大量來自於中共的捐款,為中共權貴培養子孫後代,為幫助他們繼續統治中國做準備。在這樣的學校裡,更能體會到中國力量(中共統治力)的強大。學校的管理者和教授們對中國更樂觀,而反對中共的思想和觀點被嚴厲控制。
中共拿著從歐美籌集來的錢,花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給一些著名經濟學家,讓他們到中國給中共站臺,表現出經濟學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看好以及對中共的支持。而這些經濟學家作為主要的經濟教育者,對各界的觀點認識形成重要的影響,甚至在很多時候直接影響大企業和大型基金的投資決策。
經濟學界普遍支持中國,中共再通過多種方式政治捐款,對美國政府滲透。當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非常軟化的立場時,更讓外界感覺到中國力量日益增長,而美國日益衰敗,自然促使更多的人將資金投向中國概念。(待續)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獨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