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論的不是回去的信念和意願,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出國的時候都沒有想過一輩子就呆在國外了,剛開始想的總是國外有多好,終於能出去了,終於可以達到自己的夢想了。
出國好像買了一張彩票,可是就跟買彩票的任何一個人的思想一樣,都是抱著幻想自己就是那個會中獎的人。看過「圍城」的人都聽說這樣的一句名言:「圍在城裡面的人要出來,圍在城外的人想進去。」
晃眼一看這句話也沒什麼,可是仔細一瞧,這句話的意義很深刻。而這種說法很適合現在社會中的一種現象,那就是出國。
從剛開始的什麼都不適應慢慢的發現原來老外的火腿肉那麼好吃,原來乳酪是那麼的香,原來披薩也可以當正餐。剛開始覺得國外什麼人都沒有,死氣沉沉的,到現在覺得原來安靜也是那麼的舒服。因為見多了發現能接受的事也多了,比如讓孩子跟老外通婚,甚至自己跟老外結婚。
剛開始出來的時候中國有好多我們牽掛的人,可是慢慢的,時間呆久了,很多人出來了,很多感情疏忽了,慢慢的也沒有那麼想念中國的人了。以前在中國覺得熱鬧到現在覺得回國人擠人擠死人。
說個真實的笑話,有個中國人第一次回國坐公交車,上了車以後問:「請問我去哪能買到票?」司機不耐煩的指了指丟硬幣的地方。這個中國人還是沒看懂,司機不耐煩的「投幣啊,你哪裡來的啊,外星球嗎?」確實對很久沒有回國的人來講中國就是另一個星球一樣,所以回國洋相也出了不少。
很多朋友回國以後都因為去辦過某一件事而排隊,比如銀行存錢等等。在國外基本都是按照順序的排,甚至不用排,問一下誰是最後一個就行了,可是在中國卻變成了誰不插隊誰就永遠輪不到的現象。
萬一在中國生個什麼病就更覺得不適應了,先別講那種死勁的往醫生辦公室裡擠,更讓人吃驚的是醫生在旁邊圍繞這一大堆不停的吵鬧的病人裡居然能在一分鐘幫你看完藥也開了。很多人都肯定有想過這樣的問題。他能治好我的病嗎?
第一次回國很激動,覺得有一萬個事要講,有一萬個想念的朋友想碰,有一萬個地方想去。
可是回國以後發現,要講的事原來沒有那麼多了,講了他們也聽不懂,想念的朋友也已經不是當初的朋友了,死黨也已經變成別人的死黨了。想去的地方突然也找不到了,因為拆遷了。
如果家裡有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就更無法適應了。平時他們在國外因為語言好什麼都能辦,到了中國變成了什麼都辦不成,連別人給他們找錢都能收來假的。所以漸漸的發現回國變成真正的出國了,出國卻變成了回家。
到底怎麼了?這是怎麼了?時間和地點能改變一切,也改變了我們。
我們經常在一個人閑的時候,望著遠處問自己,我當初是因為什麼要出國的?如果我不出國了我現在會是怎麼樣的?
我們發現在國外生活習慣了,大家最終都忘了當初出國是為了什麼,就算沒忘也對那個最初的目標模糊了。
不能說是一件好事或者是一件壞事,自己開心,適應了就好。人就一輩子,要每一天活的快快樂樂的。
歐元跌到5又如何,以後中國的朋友比我們收入高又如何,我們能適應做生意送禮打交道嗎?我們能適應去醫院看病排隊嗎?我們的孩子以後回國能幹什麼?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