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向各省蔓延(日經中文網圖片)
【看中國2015年07月21日訊】中國經濟的「軟肋」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例如遼寧省2015年1∼3月經濟增長率僅為1.9%,低迷至日本的水平。固定資產投資下降近20%,增長率比上一年同期放緩了5.5個百分點。包括土地出讓在內的總收入也減少了大約30%,公共投資難以獲得資金。
地方經濟陷入停滯的開端是2008年底將世界從雷曼危機的打擊中拯救出來的4萬億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舉措。資金的一半以上由地方政府承擔,但由於財政基礎脆弱,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賴土地出讓收入。
巨額的公共投資招致了房地產泡沫,而政府則依靠出售上漲的土地滿足了資金需求。但在數年後,在控制住過度的地價上漲之後,僅僅留下了效率低下的公共投資和大量累積的債務。
據中國政府發布的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內的政府債務總額達到30萬億元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0%。其中,地方政府債務佔6成,2015年以後每年將有2萬億元左右需要償還。如果地方政府在資產負債表調整方面遇到挫折,就難以籌集投資資金,以實現政府提出的7%增速。
2013年底,掌握情況的中國政府為瞭解決債務問題,一個新的「泡沫」進入了視野。在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同時,加強了一直成為個人資金流入對象的理財產品的銷售限制,促使個人投資者的目光投向股票。
同時提出的關鍵詞是「混合所有制」。通過將民間資本引入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旗下企業來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籌集資金。此外,還可以壓縮政府的債務,可謂一石二鳥的舉措。
實際上,7月4日決定推遲IPO的「江蘇井神鹽化」就屬於江蘇省直轄企業的旗下企業。而「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的最大股東則是總部位於天津市的國有企業。
由於股價下跌導致IPO推遲,替代土地的「萬寶槌」將難以發揮作用。從房地產到理財產品、再到股票的「泡沫」接力的成敗不僅影響地方政府的資金籌集,甚至將左右中國經濟走勢。
中國經濟的動向(日經中文網圖片)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