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 棄官歸故里撰巨著(圖)

張機(約公元148∼219年),字仲景,南陽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家。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傳世,該書被後世人稱為「活人之書」、「方書之祖」,而他本人則被歷代醫家尊為「醫聖」。

棄儒行醫 醫術精湛

張仲景少年時在家塾裡誦讀《四書》、《五經》。由於天資聰穎,十多歲時便才氣不凡,父母盼望他日後能登仕途,為張氏家族光宗耀祖。張仲景在總角(註:總角為古時男女未冠者之稱)的青年時期,曾拜訪同郡中比他年長且在當時頗有名望的何顒。

原本想求教一些經儒知識並得到人生的指點,想不到何顒竟說張仲景「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即雖有才能卻無官相。

由於張仲景早就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描述的扁鵲在虢國使太子起死回生,以及望齊桓侯的氣色而斷其危殆的神技感到崇拜與佩服,經何顒這麼一說,更加確定其學習醫術的決心,立志做一名像扁鵲一樣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家。

當時跟張仲景同郡的張伯祖篤好方術,診病處方極為精當,療效十全,張仲景十分佩服,便拜張伯祖為師,跟隨學醫。結果不久就名聲鵲起,「後在京師,時人稱為上手」。

張仲景醫術成熟,經驗豐富,幾十年後,何顒在洛陽再次見到張仲景時,他已是譽滿中原的名醫,何顒感慨道:「張仲景之術精於伯祖,起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醫也。」

望診如神 鐵口直斷

張仲景一次在荊州劉表處逗留,遇到年方二十多歲的青年文學家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張仲景看到王粲,就對他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不然,到了四十歲,你的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用五石湯還可以挽救。」

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為文雅、高貴,身體也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不服用湯藥。

過了三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服用湯藥了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服用了。」張仲景看了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地對他說:「從你的神情氣色來看,你並沒有服用藥物。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

王粲始終不相信張仲景的話,最後果然如張仲景所說的,二十年後眉毛慢慢地脫落,一百八十七日後就死了。

體恤民疾 開衙行醫

由於張仲景治病神驗,醫德高尚,孝順父母,辦事廉正,漢靈帝時(約四十歲左右)被薦舉為孝廉(已被地方官吏推薦出來而準備為皇帝錄用做官的人),後被任命為長沙太守。

在長沙任職期間,他深切關注民眾的疾苦,衝破當時既官勿醫的官箴規定,擇定每月初一、十五開衙行醫,在大堂上為病人診脈處方。此一事跡傳為美談,後來許多中藥店常冠名為「某某堂」者,即是紀念張仲景於長沙郡大堂行醫而設的。

辭官隱居 潛心著書

張仲景生活的時代環境,是處於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兵戈擾攘的桓帝(公元147年)、靈帝(公元168年)、獻帝(公元190年)三朝。由於戰亂年,疫癘流行(「大兵之後必有大疫」、「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東漢末年短短數十年間,史有確載的全國性大瘟疫共12次,桓帝時大疫3次,靈帝時大疫5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

自然災害如水澇、乾旱、地震、蝗蟲、大雨、雹災、海水倒灌等,連年發生。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白骨委積,人相食啖」時有耳聞。

王粲敘述此時之情景云:「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曹植《說疫氣》云:「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張仲景身在官場,面對民生凋敝,疫疾猖獗,死者遍佈天下的殘酷事實,朝廷士大夫們竟「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他們仍在競相追逐榮華富貴,謀求權勢,惟名利是圖,於是逐漸萌生辭退官職之心。

張仲景生活在這樣一個群雄爭逐、動盪不安、兵荒馬亂、疫癘流行的歲月,儘管他的家族是一個大家族,但在遭受傷寒(註:傷寒在漢代為包含瘟疫在內的外感發熱疾病的統稱)的襲擊下,死亡者甚多。

張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於是棄官歸故里,「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全面系統地整理古代醫學,歷經數年終於撰成曠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的醫學典籍,該書系統完整地闡述外感內傷各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方法,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更與《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並列為古代四大醫學經典。

宋代名醫許叔微云:「不讀仲景書,猶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經也。」當時華佗讀了這本書,曾嘖嘖讚嘆地說:「此真活人書也。」清代名醫喻嘉言也高度讚揚張仲景的《傷寒論》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本文留言

作者吳國斌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