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一生的匡衡(組圖)

匡衡「嗜書如命」,應該不過分。

匡衡是西漢東海郡承縣(今山東棗莊東南)人,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而且很窮。於是,他不得不當雇工來維持生活。然而,飯可以一天不吃,書卻不能一天不讀。白天在別人家幹活兒,自然不能讀書,晚上回到家中呢,天早已黑了,又買不起蠟燭,想讀書也讀不成。

鑿壁偷光

怎麼辦?隔壁鄰居家正點著燈,他就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洞,將鄰家的燈光引過來,「以書映光而讀之」(事見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這就是成語「鑿壁偷光」的由來。

後來,他聽說同邑富翁文不識家藏書極多,就跑到文家去幫工。匡衡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地幹活。過了一段時間,文不識要付給他工錢,他卻搖頭說不要。文不識奇怪地追問原因,匡衡說道:「如果能將主人家的藏書讀個遍,我就很滿足了。」文不識大受感動,從此對他另眼相看,不但免費讓他讀書,最後還將他的工錢折成書價,讓他隨意挑選最喜愛的書帶回去。

匡衡大約生活在西漢宣帝、元帝與成帝時期,那時候,寫《史記》的司馬遷早已去世了。與匡衡大致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的另一位史學家褚少孫,補寫了部分《史記》,寫到《張丞相列傳》時,也替匡衡作了傳。

原來,匡衡的智商並不高,褚少孫說他「才下,數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意思是才能低下,多次參加朝廷的考試都沒有考中,直至考到第九次時才湊合著中了個「丙科」。

所謂「丙科」,就是等外的備用名額。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由於一直在刻苦攻讀,痴心不改,他的學業大有長進,終於成了一位大學問家。

班固《漢書•匡衡傳》中的記載就更加詳細了,文中說由於匡衡的學問很深,得到不少學者的推薦,並一直被推薦到京城長安,連全國著名的大儒蕭望之(蕭何的六世孫)等人在對他考核之後,也認為他的學問「精習」、「可觀」。於是,他從地方上的「平原文學」一職,被調到中央政府任郎中。

匡衡

這樣一來,他淵博的學問更是派上了大用場,朝廷處理政事有所疑問時,匡衡常常引經據典,細加剖析,說出自己的見解,對施政大有裨益。他的職位也由郎中而博士,由博士而光祿大夫、太子少傅,最後經御史大夫而當上了丞相。

官階的高低固然不應成為評價人物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應成為主要標準。平心而論,匡衡政績平平,別說是政治家,甚至連「西漢名臣」也算不上。然而,他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班固在他的本傳中,大段大段地引用了他寫給皇帝的奏章,數量甚至超過了記載其一生「事跡」的文字。

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開卷」尚且「有益」,苦讀一生的匡衡,怎會不成為文章好手,不成為一個大學問家呢?
 

本文留言

作者孫淑蓉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