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超市、百貨商店和連鎖店有著大量「中國製造」的廉價服裝,
然而生產製造這些廉價時尚的代價卻並不低廉。(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3月29日訊】由美國獨立電影導演羅拉和中國製片人李楨合作完成的72分鐘的記錄片《棉花之路》3月18日在華盛頓特區的環境電影節進行了放映。影片通過樸素唯美的鏡頭語言,還原了紡織製造業全球供應鏈的原貌: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農田裡的棉花,被集裝箱運送到中國江蘇省常州市的紡織廠,經過加工製造成為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的服裝,又重新運回美國,低價出售給消費者。導演羅拉說,消費者往往意識不到廉價時尚背後有著高昂的代價。
羅拉·凱瑟爾獨立電影導演
「廉價時尚的一個高昂代價就是它造成了大量浪費,因為它推廣了一種消費觀,就是你可以買很多便宜貨,等到了下個季度,它們過氣了,就扔掉,然後再換新的。」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消費者人均每年扔掉的衣物和紡織品重達68磅(約31公斤),而其中只有20%進入了二手衣物交換市場。剩下的大部分又被運送到國外,再生產為工業毛巾,或者轉換成為製造絕緣和紙製品的纖維原料。
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人馬特·麥方補充說,廉價時尚的代價是長遠的。
馬特·麥方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人
「當地河流受到污染,工人工作條件糟糕,報酬低廉,權益得不到保障等等;而且如果你考慮到全球氣候變化,它的代價一點也不低。」
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主任吳嵐(Jennifer Turner)表示,在美國,棉花種植使用的大量化肥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在中國,印染廠造成了嚴重水污染,目前超過30%的中國水源由於污染嚴重,已不適宜人體直接接觸。
該影片介紹,儘管紡織廠工人工作環境艱苦,且沒有工會為工人爭取權利,但仍然有大量的農村人口來到城市尋找這樣的工作。
羅拉·凱瑟爾獨立電影導演
「如果工廠被要求在有限的價格範圍之內完成訂單,而他們無法完成,那麼他們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生存,必須極盡其能,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所以不幸的是,最終受苦的是工人們,因為他們不僅工資被削減,還要工作更長的時間。」
受到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商家的訂單數量比以往大幅減少,並逐漸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了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孟加拉國和越南。這也對中國紡織業造成了衝擊,許多廠家倒閉,剩下的則艱難維生。
羅拉說,大型的跨國連鎖企業是這個產業鏈的最大經濟受益者,但她不願提及這些企業的名稱。此外,影片並沒有直接探討紡織業對於環境的影響,而是通過很含蓄的方式,用畫面中昏暗的天空和渾濁的河水來暗示。
羅拉希望藉助這部影片讓消費者瞭解廉價時尚背後的產業鏈,減少浪費,同時監督企業控制污染排放,並尊重勞工權益。她還期待《棉花之路》能在中國放映。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