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元宵節為何要提花燈、吃元宵、猜燈謎?(圖)

 2015-03-05 13: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漢武帝時代,有一個叫東方朔的人,他是一個既聰明機智又心地善良的人。

花燈、吃元宵的由來

有一天,下著大雪,東方朔正要去花園賞花,忽然看到一個宮女在哭,他就上前問明原因,才知道這位宮女叫做「元宵」,她自從被選進宮中後,每到過年前後就非常想念親人,尤其大雪紛飛的日子,更是令她擔心家人的安危。

東方朔聽她這樣一說,便想:「其他宮女應該也會跟她一樣思念親人吧。」於是想出了一條妙計,來幫助這些思鄉的宮女。

隔天,他來到長安城賣起卦來。東方朔本來就對天文、陰陽相當熟悉,他算的卦都非常準確,所以吸引了大批人潮前來佔卜求問。說也奇怪,每個人求的簽全部都是寫的:「正月十五火焚身」的卦句。

大家都感到莫名不解,議論紛紛,這時,東方朔神卻故做神秘的說:「正月十三午後,城裡所有的人都必須到城西北方十里舖大道去守候。不久就會有一個騎著灰色毛驢的紅衣姑娘前來,她就是奉旨燒長安城的火神君。父老們見了她只要跪地乞求,大家就可以得救。」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果然,十三日下午,城裡的大大小小都來到十里舖,大家引頸而望。當天色慢慢暗下來時,果真有一位騎灰色毛驢的紅衣姑娘出現,其實她就是宮女「元宵」假扮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群眾一擁而上,跪地苦苦哀求這位姑娘。

姑娘說:「我本來是奉玉帝旨意要燒長安城的,如果不執行此任務,祂會怪罪於我。」她接著說:「不過,既然你們這樣真心求情,我就把我抄的偈語交給你們,請你們轉給皇帝,讓他來幫你們想辦法吧!」說完,留下一張紙條就離開了。

眾人趕緊將紙條呈給皇帝。只見條子上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宵紅焰烈。」皇帝看了之後,很是擔憂,急忙請來東方朔幫忙想辦法。

東方朔說:「我聽說火神君很愛吃一種食物,叫做‘湯圓’,不如把百姓們聚集起來,在十五日晚上,以湯圓來供奉、祭祀神明。皇帝可以傳諭民眾一起做燈籠,在這一天夜晚,將燈籠高挂於各家門口,這樣就會滿城通紅,好似焰火燒城般,如此必能瞞過玉帝,而免去燒城的災難。另外,命令宮女「元宵」做湯圓,完成之後,可拿來作為敬奉火神君的祭品,祈求能夠化險為夷。」皇帝聽了之後,很是高興,便馬上傳旨下去,要百姓們照計畫行事。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夜裡,元宵早已做好湯圓作為祭品,整個長安城到處人山人海,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家都出來提花燈、賞花燈,非常熱鬧。當宮女「元宵」做好湯圓跟著眾人在街上看熱鬧時,在人海中看到父母及妹妹也出來看花燈,一家人頓時得以團圓,元宵高興不已,思鄉之情終於獲得紓解。

皇帝和百姓們也認為經過十五日夜晚這樣熱鬧一陣,長安城可以免去火燒之災,因此大家每到正月十五都將此習俗沿續下來。依舊讓元宵做湯圓供奉火神君,全城挂花燈、放煙火。又因為正月十五日晚上供奉給火神君的湯圓,是宮女「元宵」做的,所以這一天所吃的湯圓又叫做「元宵」,而這一天就改稱為「元宵節」。

猜燈謎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提花燈之外,還有一項喜慶活動,那就是「猜燈謎」。

據說古代有一個姓胡的大地主,皮笑肉不笑,人稱「笑面虎」,他總是仰仗自己錢多勢大,驕傲對待鄰居。看人衣著光鮮,就畢恭畢敬;看人衣衫襤褸,就瞧不起人。

有一天,同時來了兩個人要跟笑面虎借錢。第一個人叫做張木,他穿著亮麗、打扮整齊,笑面虎一看到他,就趕緊鞠躬作揖,人前人後的陪著笑臉,一聽說要借錢,馬上二話不說就拿來一包銀子。張木很滿意離去了。第二個進來的人叫做孫五,孫五穿著邋遢、破爛,笑面虎一見他這樣,就大聲喝斥,命令僕人將他趕走。孫五沒借到錢還被人趕出來,非常生氣。他想:一定要想個法子整整這個勢力眼的笑面虎。

恰好元宵節即將來臨,孫五特地做了一個燈籠,上面提了一首詩:「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在元宵節這一天,孫五將這個燈籠帶上街,並高舉讓鄉親們都來猜猜看這詩中說的是誰。鄉親們看了這首詩,都不得其解。笑面虎也在人群中,他一看這詩中的意思好像在諷刺他,於是很不高興,對孫五說:「你這首詩不是在罵我嗎?」

孫五笑笑說:「沒有啊,您太多心了。我這首詩只是一個謎題而已,您再瞧瞧,我這詩的謎底不就是‘針’嗎?」笑面虎一看,倒是真的,不由得羞紅了臉。此時周圍的人早已經笑成一團了。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此後,每當元宵節時,人們就會仿照孫五將謎語寫在燈籠上,供觀賞花燈的人猜謎取樂,這就是「猜燈謎」的由來。

来源:人民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