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床異夢,臺灣與北京關係降至近年新低(圖)
習近平會見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看中國配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11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柳成蔭編譯報導)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1月19日報導,臺灣和中國大陸都不喜歡目前這段時期,因為這時的兩岸關係降到了自六年前由公開敵視變為友好往來的最低點。
造成現在的局面有很深的緣由,臺灣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著和北京政府的友好往來,但是自從香港學生發起為爭取民主的示威活動「雨傘運動」開始以來,臺灣對北京政府所表現出的強硬態度很是不安,為此臺灣方面聲稱,現在還不是兩岸走向統一的時候,雖然中國大陸在經濟方面已給了臺灣不少好處。
早在臺灣總統馬英九於2008年上任時,臺灣就和中國大陸簽署了21條貿易協定,其中包括過境和投資交易等內容,這是兩岸第一次建立相互信任關係。但臺灣缺乏中國所期望的兩岸統一願望,這也許會拖累臺灣經濟,因為臺灣現在很是依賴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和龐大的消費市場。現在中國方面擔心的是:如今兩岸關係降到低潮,可能會影響到臺灣11月29日的選舉,在這個亞洲最民主的地區,選民們可能會選出更多的反對兩岸統一的官員當政。
臺灣與中國關係冷卻是從去年三月開始,當時臺灣的大學生們在臺北領導了一個稱為「太陽花」的示威抗議活動,佔領了議會大廈24天,旨在抗議反對臺灣政府和大陸簽署貿易協定,學生代表說,要讓臺灣人民明白,和大陸的協定簽署就像把臺灣抵押給了中國大陸,這樣會削弱臺灣的自治能力。而且中國政府對臺的武力威脅已存在了幾十年。
「年輕人是覺醒的,」臺灣反對黨民進黨總書記吳釗燮說,「他們看到了當前政府過於接近中國。 」
由於太陽花抗議活動,臺灣立法會無限期推遲批准與中國龐大的多方面的協議,協議中將開放144項服務貿易領域,被視為中國政府對臺灣島的誘惑,也是中國統一政策的經濟激勵機制。
臺灣官員希望通過與中國大陸協議中所擬的五千萬億的貿易和投資項目的合作,來加快臺灣緩慢的經濟增長速度。但馬總統說,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如何去解決和中國有關的政治問題。
8月,在臺北的臺灣陸委會副部長辭職疑雲之中,泄露了一個秘密,那就是臺灣當局擔心,臺灣政府和中國政府太過於接近。
前不久在香港,數萬民眾走上街道抗議,要求普選和反對北京給出的「伊朗式的選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臺灣和中國統一和對香港的政策,這些政策條款被稱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也就是臺灣和香港各自擁有自治權,但北京政府掌握著控制權。
但是在中國方面對香港發布的白皮書的內容卻有所改變。臺灣人享有比香港更多的民主,所以很多人擔心會失去自由。民調顯示, 70%的臺灣選民反對這一政策。馬總統在10月份時也直接告訴中國當局,應該讓香港實行民主,但是北京政府拒絕考慮。
「雙方關係在過去一年中惡化,有很多的協議討論已經中止,」臺灣21世紀智庫首席執行官喬安娜說,「因此就出現了雙方極度希望在今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重新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並重新開始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