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我家」 外籍港人聲援雨傘革命(圖)
【看中國2014年10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柳成蔭編譯報導)據《時代週刊》10月21日報導,Jeffrey Andrews是一位29歲的印度裔社會工作者,9月28日晚,當他的巴基斯坦朋友打電話給他時,成千上萬的香港市民,其中不少是學生已經開始了夜間的佔據街頭,要求得到更多的民主。「我們應該怎麼辦?」Andrews的朋友問到,「我們應該和街上的學生一起,這裡是我們的城市。」
Andrews很是認同朋友的說法,第二天,他們動員了一批和他們一樣的同齡人35個,舉著寫著標語的橫幅:「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少數族裔爭取民主」,前往金鐘主要的抗議地點。Andrews承認,他不能確定他們這些少數族裔是否會被示威人群接受或受到歡迎,因為示威者們都是中國人。
「當人們看到我們打出的橫幅時,他們熱烈地鼓掌,我們很受鼓勵,」他說。自此,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到那裡堅守至今。
自9月底,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香港人湧上街頭,淹沒了街道,被廣泛的看作是如今二十多年來,在中國政治上最顯著的,具有特殊意義的,不畏北京強權的抗議活動。在人潮眾多的抗議者中,非中國族裔的也不在少數,他們參加了雨傘革命,並堅持了下來,因為這也是屬於他們的權利,香港的未來也屬於他們。
「當然,這也是我們的抗爭,」19歲的Kenny Omar出生和成長在香港,原籍是索馬里。「我們在這裡出生的,我們是公民,我們支持他們,」他說。
「這個城市屬於他們,同樣也屬於我,」Nick,23歲,印度裔的香港製片人說。 「我覺得這樣的運動是不分種族類別的,因為它代表了全人類的核心價值觀。」
他的朋友Kamal Mirwani,是一位旅行作家,他自豪地向我們展示了他右腿上的香港風景紋身,表示這讓他感到去爭取政治權利的緊迫感。「這是我們的機會,這就是我們現在唯一的機會,」他說道。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香港有超過45萬人的非中國族裔人士,佔了總人口的6.4%。有些人,像印度人和印度拜火教徒,他們居住在香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1年的英國殖民時期,當時就有很多印度族裔在香港經商,並定居於此。
其他族裔的,有巴基斯坦人和尼泊爾人,擔任了當時英國統治時期的前哨警務和軍人。再後來社區,如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人,當香港成為一個全球繁榮的金融中心城市時,他們成為香港家政服務的主力軍。
一些非中國族裔民眾,特別是來自南亞的社區,如今已非常富有。但在一般情況下,香港的少數族裔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據政府的統計,近三分之二的少數民族人口的收入不到500美元,而這個城市的平均收入超出了這個數字的3倍。
對於其中的一些人而言,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重要過他們自己的收入。「我覺得這個運動是如此重要,我們專注於民主的發展,所以沒有真正明確地提出其他問題,」Holing Yip說,他是香港少數族裔會成員,「人們注意到少數族裔是香港的一部分,是參與者。」
Yip指出,少數族裔一直在參與香港的抗議運動,他說,她已經看到了一個非常團結的,勢不可擋的雨傘革命,少數族裔是其中堅實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他們非常明白他們是這個運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Yip說。
「我認為我們最終能被當地人接受,成為這個城市中和他們一樣的居民」Andrews 說,「不管最後的結果會怎樣,從這次抗議活動中,我看到香港所有的族裔比任何時候都要團結。」
如今抗議活動已進入到了第四個星期,很明顯的,不論什麼種族,無論誰想加入到雨傘運動中,都會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