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報告 證實中共對群體性事件的恐懼(圖)
8月18日,浙江寧波市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因8年未漲運價,北侖碼頭車隊逾萬卡車司機罷工。(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08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管欣薷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相對於政府高級領導人和大政方針等敏感話題,中國的信息審查很在意網民討論抗議示威事件以及其他的「群體性事件」。分析認為,中國群體性抗爭逐年上漲,凸顯大陸民眾脫離對中共的恐懼,團結起來,令中共當局寢食難安。
網路審查 中共偏重群體性事件
這份論文中寫道,網路上如果在群體性事件的語境中,出現有關領導人的內容,即便是讚揚的話,同樣會被刪除。涉及到實時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的內容,和其他內容有關官場腐敗、政府政策或新疆西藏相比,被刪除的概率要高出20%到40%。
這篇論文的研究團隊,通過在中國多個社交媒體和網路論壇開設兩個不相干的帳號,共發出1200條帖文,其中一個賬號主要涉及到對群體事件的討論或評論,如抗議強征農地而不給足額補償。而另一個賬號僅涉及到類似西藏、新疆少數民族話題以及領導人姓名。研究結果顯示,在相同時間內,涉及群體事件的內容被刪除比例比其他內容高達30%。
大陸民眾脫離對中共恐懼 群體性抗爭逐年上漲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發生的群體事件數量逐年上升。1993年中國發生群體性事件約為0.87萬起,1994年約1萬起,2003年則達到6萬起,2005年上升為8.7萬起,2006年超過9萬起,至2008年以前超過12萬起。《華爾街日報》引用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的估計,2010年中國發生了18萬起抗議和騷亂等群體事件。中國社會科學院的《2013年藍皮書》指出,中國每年群體性事件「可能多達10萬餘起」。也有消息指出中國每年群體性事件多達20餘萬起。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發布的《2012年群體性事件研究報告》中總結了近年來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兩個重要特徵,一是群體性事件參與者數量眾多,人群組成複雜,經濟發展水平在該區域內處於較領先的位置。二是城鎮居民參與的群體性事件佔51.1%,稍高於農村居民 46.7%,數據顯示當前社會矛盾正在由農村向城鎮轉移。
時事評論員林子旭認為,越來越多的群體事件凸顯「老百姓已慢慢地從對中共的恐懼中擺脫出來了,你對我不公我就敢直接站出來反對你。被逼無奈的群眾手刃警察、槍殺法官、砸毀警車、燒燬政府大樓,面對這一切全國的民眾是拍手叫好,這時中共是滿心仇恨但又不得不妥協再妥協。」
「現在中國的弱勢民眾們越來越懂得如何團結起來了,一旦百姓們徹底擺脫了對中共的恐懼,那中共以及那些中共飛揚跋扈的死黨們的下場真的是難以想像的,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中共的貪腐官員們寢食難安。」
中共生存受威脅 猛增維穩經費
此外,中國逐年上漲、且高於軍費開支的巨額維穩經費也凸顯中國民眾與當局的對立關係正日益突出。據此前中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共的維穩經費在2009年就達到5,140億元,接近軍費開支數目;2010年達5,486億元,超過軍費160多億元;2011年維穩經費為6,244億元,超過軍費133億元;2012年維穩經費為7018億元,超過軍費300多億元;2013年維穩經費為7691億元,超過軍費近300億元。
劍橋大學公共和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助理教授Steve Hess認為,中共的「維穩」和鎮壓,顯示「中國(政府)是在面對上升的動盪中維持政治的穩定。」他說,目前,中國每年發生數萬起大規模事件,雖然被管制下來,但是地方化的動盪可能會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並演變成全國的抗議運動,威脅當局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