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漆畫中的季札挂劍(圖)
1984年,在馬鞍山市發現了三國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的墓葬,從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尤其是漆木器品種繁多,工藝複雜,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其中季札挂劍圖漆盤更是難得的精品。這件珍品如今就收藏在馬鞍山市博物館內。
這件季札挂劍圖漆盤直徑24.8厘米,木胎,敞口,淺腹,腹底交界處有一道凸弦紋,邊緣飾鎏金銅扣,背面髹黑紅漆,黑底朱書篆字「蜀郡造作牢」,註明產地為蜀郡也就是現在的四川一帶。在漆盤中心畫面之外的兩圈圖案中,繪有蓮蓬、鯉魚、鱖魚、童子戲魚和白鷺啄魚等圖案,還有狩獵者手執劍戈,大小動物奔騰等場景,生機盎然。盤中心繪有春秋時期吳公子季扎挂劍於徐君塚樹的歷史故事。
據史書記載,季札是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經過徐國,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所打動,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徐君當時很喜歡季札所攜佩劍,季札考慮到出使需要用劍,因此就想著,等辦完事之後,一定將這把劍送給徐君。
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季札來到徐君墓旁,非常感傷。他取下佩劍掛在樹上,默默祝禱:「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許諾卻在。希望您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劍向您道別的那個時候。」隨後對著墓碑躬身而拜,返身離去。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您將劍懸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季札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因他的過世而違棄初衷呢?
在這件漆盤中間,穿紅袍的便是季札,他身後有兩位隨從,其中一人伸手想要勸季札,而另一位似乎在告訴同伴季札此舉的意義。盤心上側畫著遠山,下側有野兔奔逐於墓前,背景中依稀浮現著季札與徐君生前交往的情景。季札一臉悲憫,樹上的劍在枝頭飄蕩,彷彿在歌頌著君子恪守信義的高尚情操。
結合朱然墓中出土的其他漆畫可以看出,三國漆畫是在繼承漢代漆畫的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一脈相承的跡象非常明顯。這件季札挂劍圖漆盤,構圖富於變化,突出主要人物,故事更加鮮明。從技法上看,三國人物畫比之漢代的人物漆畫體態較為修長,頭部、四肢與軀幹的比例更符合實際。且它畫面生動,製作精美,是三國時期繪畫和漆器工藝高水準的代表之作。其藝術特色寫意和寫實相結合,在新的寫生技法中蘊含了浪漫主義色彩,代表了三國漆畫的風格,為我國美術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