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孩任教華盛頓大學 被評30歲以下頂尖學者(圖)


譚旭和媽媽在一起

今年29歲的女孩譚旭是個傳奇。2003年,畢業於大連市第一中學的她當年以全校第一、全市第四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拿下理學學士和經濟學學士雙學位;後來考取斯坦福大學碩博連讀,並拿到全額獎學金;去年畢業後,任教於華盛頓大學,擔任教授助理……近日,美國科學研究領域權威雜誌《Pacific Standard》評出30名30歲以下各行業的頂尖學者,她是其中之一。

高考時成績全校第一考入北大數學系

從小到大,學習對譚旭來說,非但不是苦差事,還是種樂趣。即便到了高三衝刺階段,她晚上超過10點睡覺的時候也很少。「我在學習上還是相對比較輕鬆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反覆研究曾做錯的題目。」題型總是有限的,錯過了一次,就不會再錯了。高中畢業,她以662分的成績考入北大數學系,這個成績當年排大連市第一中學第一名、全市第四名。

大學期間,譚旭除了數學專業還修了經濟學。本科畢業後,譚旭換了專業。

被美國科學研究領域權威雜誌評為頂尖學者

北大畢業後,譚旭以全額獎學金考取了斯坦福大學碩博連讀。在研究生期間,她深入地研究了經濟領域的各類現象和問題。譚旭表示,經濟和生活是分不開的,「在空閑時間裏,我會嘗試把學到的東西用到生活裡。比如說,學習金融數學後,我開始用定價理論來炒股,用交易理論來商談房價。」

去年,譚旭從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進入華盛頓大學擔任教授助理。那時,擔任華盛頓大學經濟系主任的雅克·拉瓦裡說:「我們這兒還從來沒有哪個教授助理,帶著如此斐然的研究成果來任教。」譚旭在抵達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所在地)之前,已在頂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四五篇學術論文,對於年輕的經濟學博士來說,這是很少見的。

譚旭最值得驕傲的成就是一篇與他人合作併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美國最頂尖的經濟學期刊)上的論文。這篇論文的中心內容是探討在沒有正規銀行體系的農村地區,人與人互相幫助(而不是正規的銀行借貸)是重要的,實際上這種互助對於提高整個村莊的福祉是至關重要的。憑藉在經濟學領域的卓越理論研究成果,譚旭日前被美國科學研究領域的權威雜誌《Pacific Standard》評為30名30歲以下的頂尖學者。

談婚姻——女博士啥也沒耽誤

譚旭顛覆了女博士在記者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她開朗、風趣、睿智、謙和,完全沒有長時間做學問的刻板。她說上課、做學問之餘最大的愛好是旅遊,旅遊能夠讓她與這個世界更親密,讓她體會到更多生活的樂趣。讓記者吃驚的是,博士還沒畢業,譚旭就結婚了。譚旭介紹說,老公是復旦大學本科畢業,耶魯大學碩士畢業,現在也在美國工作。兩個人有共同的追求,並且能夠相互理解和支持。「作為女博士,你可真是啥也沒耽誤呀!」記者笑稱。「呵呵,求學本來就不應該是人生的負擔,更沒道理成為‘劣勢’,應該成為樂趣,並且讓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談家教——父母的影響各不同

譚旭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父親在譚旭很小的時候就注重啟發她的思維,一道數學題,父親會想辦法給出三四種解法,和女兒一起探討喜歡哪種方法,哪種方法好。一次,父親看她在做一道sin15°等於多少的題,當時她並不會算,但她用量角器畫一個15度的角,然後根據條件,量出相應線段長度再計算。最後在選擇題的四個答案中,找到了最接近的一個。

譚旭說:「媽媽的影響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小時候覺得媽媽不管我,長大了才懂媽媽在‘偷偷’教育我。媽媽覺得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所以小事情都不管我。」譚旭說,小時候學習成績一般,那時要想上一所好的初中,要學校老師推薦。身為大學老師的媽媽告訴她,學習不好就會失去很多機會,愣是沒幫她找老師。就這樣,譚旭上了一所一般初中。譚旭後來的努力完全是發自內心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母親的「不管」式教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