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月收入過萬的「神職業」靠譜嗎?(組圖)


那些月收入過萬的「神職業」靠譜嗎?

【看中國2014年04月30日訊】手機貼膜和烤紅薯真的有那麼賺錢嗎?

石旺軍在武漢賣烤紅薯,他說去年秋天和冬天,一天賣100多斤,一個月賺一萬多。在武漢做手機貼膜生意的趙周橋說,三年前最多一個月掙3萬,現在做滿30天,一個月掙1.5萬。河南大學大三學生胡睿文,拿5000元壓歲錢先進了一批箱包在網上銷售,後又陸續上了鞋子、絲巾等,一年營業收入達到80萬元!21歲的她已成為某護膚品網店4城總代理,月賬面交易額近百萬…有一種新聞,叫別人的貼膜,別人的烤紅薯,別人的網店…(南方日報)

手機貼膜和烤紅薯的利潤可觀,竟引來不少媒體競相報導:手機貼膜,月入3萬;賣油燜大蝦,月入10萬;賣煎餅,月入1.3萬;高中生賣學霸筆記,3天賣了1萬元;男子地鐵乞討月入過萬,有2套房;賣炸雞,月入2萬……不過,也有媒體表示質疑,火速刊出文章《手機貼膜月入3萬?成都老闆:不可能》,讓公眾得以聽到貼膜行內人士真實的聲音。

這些報導「正能量」的媒體記者難道不知道內情嗎?如果知道,新聞記者標題為什麼還這麼處理?難道真如網友所說:這是新聞技術需要,追求的那是個「吸睛效應」,要的是瞬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弄了個「此處是金山,趕快來貼膜」的震撼標題?

網際網路時代,網民們並不是傻子,有網友就此分析稱:「官方媒體努力宣傳這玩意兒肯定是為了分流失業人口啊。沒工作政府給你指條路,上街擺攤啊。地攤越多城管的存在越有必要性,兩頭解決了多少失業人口問題!話說公務員們前段時間都抱怨工資低,三四千一個月,如果貼膜和賣烤紅署的收入真的那麼高,建議他們全部下海去貼膜,去烤紅薯,工資翻一倍都不止,多好!」


在下雪的天氣中賣烤紅薯的大爺。(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有網友更是現在說法稱:真能編啊,當我不認識賣烤紅薯的大爺啊,我是東北人,一年裡能烤多少天?一天能賺多少,在室外凍得要死要活的,那大爺有個兒子,結婚時都沒錢給兒子買房子,老倆口和小倆口住在50多平的房子裡,要按照這個新聞的寫法,那大爺都得富得流油,處處是別墅了。

事實上,媒體報導「貼膜哥」月入一萬五,也不乏譁眾取寵、吸引眼球的考量。必須明確,月入一萬五在手機貼膜行業只是個別甚至小概率事件,畢竟,並不是每一個貼膜工都在武漢,也並不是每一個貼膜工都有人家那樣的「獨家技藝」。況且,貼膜行業也是一個季節性行業,這時節正值夏秋,生意旺,自然賺得多;淡季時,未必就有這麼好的收入。

但單從數字來看,「貼膜哥」過萬的月薪足以「秒殺」諸多高學歷白領,無怪網友紛紛表示「羨慕嫉妒恨」。不過這份嫉妒多少有些矯情—有多少人能承受「貼膜哥」工作的艱辛、適應其工作環境呢?大多數人怕是寧願拿著低工資而光鮮亮麗地坐在寫字樓裡,也不願高薪去體驗「貼膜哥」那「早出晚歸、缺乏保障」的練攤生活。


散工式的小攤小販,得時時提防城管執法、流氓攪局。(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更重要的在於,月入過萬,其實只是一個表象,更本質的問題在於,散工式的小攤小販,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工作性質、戶籍壁壘都使他們與穩定的社會保障絕緣。風餐露宿、起早貪黑的勞累不說,還得時時提防無處不在的城管執法、流氓攪局,而他們又沒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行業組織,維權平臺闕如,協商、溝通能力孱弱,更無形中增大了他們的生存壓力。綜合各種因素觀之,所謂一萬五的高收入,不過是紙上畫餅,看起來很美罷了。

但媒體總翻來覆去的報這樣的新聞,用意何在呢?當下一大堆青年出路艱難,將一個未必是範本的事件炒作成了致富新方向,難免誤導了公眾,還要教育強國嗎?讀書十幾年,還不如早點去擺攤?不能否認有人確實能在這些行業賺到錢,但也不至於那麼誇張,而且也只能是個例!大部分從事這些行業的人,生活也不是說那樣好!這樣的報導,想達到什麼效果呢?如果真像新聞說的那麼賺錢,幹嘛還要擠破頭顱去考公務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風青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