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1.1億居民與排污企業做鄰居

 2014-03-16 18: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3月16日訊】根據環保部公布的中國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工作情況,我國有1.1億居民和排污企業做鄰居,即住宅周邊1公里範圍內有石化、煉焦、火力發電等重點關注的排污企業。但是,住宅區應該和工業企業距離多遠,我國現行法律並無明確規定。在《環境保護法》中,僅規定「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這部法律最初施行於1989年年底,雖然幾經修訂,但面對當下出現的各種新的污染形式,仍然存在諸多空白區。

而在相當一段時期,將工業區與住宅區相鄰而建,在我國許多地方非常普遍,住宅區承擔了工礦企業職工的居住和生活服務功能。在經濟欠發達的時期,這樣的城市規劃模式,看似有助於減少城市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但也埋下了產業單一化和環境污染隱患。事實上,一些傳統工業城市甚至就是圍繞工廠而發展,先有廠礦後有城市,市民以廠礦職工為主體,把城鎮化等同於工業化。例如新疆的石油城市克拉瑪依、甘肅的有色金屬城市白銀、河南的煤炭城市平頂山等。即便在住宅區與工業區分開規劃的城市,隨著市區擴張,工廠周邊原本的空地也變成了住宅區,部分城市在招商引進新企業的時候,也沿襲了在工廠周邊規劃居民區的傳統思路,以避免新城區出現無產業的空心化。這正是為何有多達1.1億居民與污染企業為鄰的原因。

在上個世紀初,歐美城市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形,一些城市規劃學者開始指出工業化城市不利於居民健康。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通過在城市圈中劃分不同區域承擔不同功能,使得生態城市逐漸成為發達國家城市建設的主流方向。換言之,在未來的城鎮化過程中,如何通過更好的城市圈規劃,以減少環境污染對居民健康的影響,值得地方政府思考,同時需要建立跨行政區域的聯動協調機制。

来源:工人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