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生死之戰在即
--- 救資本市場不是救股民

【看中國2014年03月06日訊】救股市就是救股民,救股民不如救經濟。這邏輯看似不錯,其實全亂套了。國內資本市場睡得香,與普遍的這種錯誤認識不無關係。

資本市場不是股民市場。資本市場而是全民市場,是經濟龍頭。而且,資本市場結合的還有民生,其實與股民生計根本無關。股民只是資本市場的輔助功能部分和非主體組成結構。股民即股市這一邏輯,正是股市常常被人忽略的根源。為了幾個股民,股市大動干戈,當然不值,有什麼必要。事實上,從股市的本身功能看只是投融資市場,跟股民毫不相干。股民幹著類似蜜蜂採花和根瘤菌固氮的勾當,但如果沒有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功能,有關植物將不能很好甚至不能生長。就是說股市本身結構功能與股民無關,但離開股民則無法運轉。可以這麼說,資本市場表象是股民,其內在是經濟,是民生,是自己。救股市就是救經濟,就是保民生,就是救自己。股市不救,在超前的利率市場化下,非有效資本市場必死無疑。資本市場一死,市場利率形成出口徹底封死,經濟就像脫韁的野馬和斷線的風箏,必然持續觸及宏觀極限特性而死亡。隨之而來的一場內外結構失衡遊戲的序幕必將拉開,行政干預也將無能為力,國內經濟徹底玩完。

股民其實用不著專門救與不救。股民就是人,股市沒了,股民可以幹別的。反之,是人也都可成為股民。所以,股民就是這樣,在任勞任怨地前仆後繼地埋頭為資本市場服務,卻專門做著看似不相關的事情。

因此,股市應該救,而且必須救。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救?由於貨幣市場利率化的倒逼,行政性資本市場功能失效。資本市場的激活時間不多了,沒有時間等,再等經濟已經玩完了。資本市場不妨採用倒逼機制。先從資本市場自身做起。倒逼外部基礎建設跟進。

資本市場自身如何救?只一條,大刀闊斧地放開交易所自由競爭。以期達到標的不管公私,不屑內外,競爭上市。交易所做到只認人民幣不認人,做好讓最後債權利率優勢決定標的生死。國內標的出了問題,退市或上不了市,或欺詐,是那部分外部原因就由哪部分去自己解決。是財政體系扭曲問題,財政體系去改,是監管問題監管去改,是法律問題立法去改,等等,一律資本市場免予責任。不是資本市場的問題全部丟出去,只管好自己。因為債權利率優勢是有效資本市場的關鍵。資本市場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的競爭,市場化的交易所才能在逆境中脫穎而出。只如此才能真正打通利率形成通道,保證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和有效。

資本市場激活關鍵是股民。股民雖然說與資本市場本身無關,但卻是資本市場運行生死攸關的關鍵因素。舍他其誰? 所以,資本市場要激活,關鍵是股民,激活資本市場非得圍繞股民轉不可。

靠什麼激活股民?唯有債權利率優勢。即債權要有利率優勢,債權利率的絕對值大小並不重要。只有債權有了利率優勢才能吸引股民,激活股民,從而形成市場,決定交易所競爭生存。於是,如何實現資本市場債權利率優勢,就自然成為資本市場自身運行的中心環節。這就使資本市場不得不涉及到,債權利率優勢的預期,債權利率優勢的實現,債權和利率的保護等等的具體操作。否則除了傻子,誰還敢來參與。

具體的,要實現債權利率優勢,首先公司必須有一定利潤優勢。其次給出債權利率優勢預期。再有,債權利率的兌現。再有,市場波動風險的化解。再有,債權市場道德風險的化解。這樣,才能實現利益與風險接受人群交集的最大化,充分挖掘和爭奪公眾的參與度。

 

公司利潤優勢保證,前提是宏觀經濟面建設有效市場,而後是資本市場自身通過市場的創新上市,代謝整合,破產退市機制來實現。利率優勢預期的實現,要有規範的會計,審計,評級,信息披露制度和法人代表的法定持股比例制度作保證。兌現利率,就要有公司分紅的內外約束機制。債權市場風險化解,配以相應有效的衍生品對沖機制。市場道德風險化解,要配有維權的法律工具和可行路勁,等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山水紅樹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