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漢字諧音的巧妙應用

 2013-12-21 21: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2月21日訊】漢字除字形之外,還有一個字音問題。在某些時候,字音成為表示字義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漢語中同音詞較多,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漢語的諧音正是巧妙地應用了這些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的漢字,表達了耐人尋味的意思。

過去,老百姓被壓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對抗的情緒,卻不敢直接說出來,就常常用漢字的諧音,寫出許多與時政有關的歌謠。如宋代流行的歌謠:

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
殺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在。

歌謠中運用了諧音手法,大罵當時的奸臣賊黨童貫、蔡京、高俅、何執中等人。「筒」與「童」音諧,「菜」與「蔡」音諧,「羔」與「高」音諧,「荷」與「何」音諧,分別用打、潑、殺、吃等表達和他們不共戴天的情感。

這種漢字的諧音經過反覆使用之後,形成一種修辭方法為諧音體。從子夜歌起便不斷被使用。比如:

始欲識郎心,兩心望如一。
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這首歌描寫愛情的波折,開始相戀時,希望兩顆心能合而為一,專心相愛,可是情況後來發生了變化,就像理好的絲進入了破織機一樣,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絲」與「思」音諧,以「絲」寓「思」,「匹」與匹配的「匹」諧,指不能成雙。

在情歌中常見的還有以「芙蓉」為「夫容」,「蓮」為「憐」或「連」,以「藕」為「偶」,以「絲」為「思」,以「梨」為「離」,以「晴」為「情」等。

諧音不僅在民間歌謠中體現,而且廣泛運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間,由於以福為吉,將福作為家庭或個人追求的目標,所以,每逢過年,一定會在大門上貼「福」字。有時故意將「福」字倒過來貼,取「福到了」的口彩。這裡的「到」與「倒」諧音。

再如,民間年畫中魚是最流行的題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雙手抱著一條大魚,而且有蓮池、蓮花等。以「魚」諧「余」(表示富余),以「蓮」諧「連」,這幅畫的主題是「連年有餘」,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過得很富余、富足。

来源:中國文化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