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天安門廣場是個敏感之地(組圖)
【看中國2013年10月31日訊】導致數十人傷亡的天安門撞車事件發生在一個高度政治敏感的時間和中國最為敏感的地方。
它距離中國共產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僅有幾個星期。
無論撞車事件是一起交通事故,還是所謂「疆獨分子」製造的自殺式攻擊事件,僅僅由於它發生在天安門廣場,就足以成為一個政治事件。
雖然天安門的意思是「天堂的和平安定之門」,但事實卻與其名稱相去甚遠。
在中國最後一個皇帝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之前,天安門廣場只是皇宮前一片不大的場地。
天安門曾目睹中國數十年來的歷次重大政治事件
但自那之後,這裡便成了一個政治場所,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奪取政權後,這個地方便開始被賦予了真正的政治含義。
1949年10月1日,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向廣場上激動的人群大聲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自那一刻起,對於眾多對新中國充滿夢想的人來說,天安門廣場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聖地麥加,成為全世界最為神聖的地方。
在共產黨掌權的頭十年裡,天安門廣場經過數次擴建,達到了現在的44萬平方米面積。這相當於大約70個足球場,可以同時容納60萬人。
但這個廣場並非為民眾休憩或進行社交活動而建。它既沒有供人休息的座椅,也沒有讓人遮陽避雨的樹木或涼亭,甚至沒有一座公廁。
舉行大型政治集會是共產黨修建這個廣場的唯一目的。
如果有一部攝像機可以拍攝下1949年以來這個廣場所發生的一切,人們將可以清楚地看到或感覺到,這裡記載了這個人民共和國的每一個重要歷史時刻。
然而,天安門廣場舉世皆知卻主要因為1989年6月4日發生在那裡的一次血腥事件:中國政府派遣軍隊和坦克進入廣場,鎮壓了一次以學生為主的民主運動,造成大量傷亡。
天安門廣場曾是一個公開的場所,民眾可以從各處自由進入。在悶熱的夏日夜晚,北京居民經常來到這裡乘涼,許多人會在廣場上開展傳統的放風箏活動。
但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卻給人以森嚴壁壘之感。鐵欄杆在四周豎起,進入廣場只能通過四角的地下通道。
進入廣場的民眾要接受安全人員隨時的盤查。與此同時,安裝在四周的大批攝像機無時無刻地監視著行人的一舉一動。
天安門老照片.一度四周毫無阻攔的天安門現在僅能通過地下通道進入
出乎共產黨意料的是,天安門廣場還扮演了一個他們不願看到的角色:一個民眾表達自己政治訴求的場所,許多人權活動分子和共產黨政權反對者都來這裡努力發出自己聲音。
當共產黨面臨著其政權合法性的挑戰危機時,「維穩」成了它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它擔心任何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抗議示威或集會都可能會被理解為共產黨的虛弱。因此,它無所不用其極地防止這裡的任何情況出現失控。
目前尚不清楚這次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撞車事件到底是一次交通事故還是一次為了表達政治訴求的事件,但有一點卻明白無誤:天安門廣場將會成為一個更為森嚴壁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