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長廊•軍事篇]導彈為什麼能自動尋找攻擊目標?(圖)

【看中國2013年10月08日訊】「自動尋的制導」就是導彈自動尋找並攻擊目標的一種制導方式。這種系統的採用,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人類運用仿生學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狗有很靈敏的嗅覺,受過訓練的警犬可以根據罪犯的氣味,跟蹤追擊。晌尾蛇有一個特有的紅外探測器官,它不用眼睛,可以根據紅外線輻射劑量的變化,識別出現在它附近的紅外源,如一隻老鼠,進而出擊、捕食。蝙蝠的視力很弱,但在漆黑的夜晚,它可以在空中迅速翻飛,捕食小小的蚊子,這是因為它不斷地向外發出超聲波,當這種超聲波碰到目標(如蚊子),發生反射現象,反射的超聲波被蝙蝠接收,就可以確定目標的方位和距離,這就是發現目標,於是蝙蝠就向這個蚊子飛去。這個發射超聲波與接收回波的過程是反覆進行的,蝙蝠就能不斷跟蹤這隻蚊子,最終把它吃掉。

所有動物的這一些「絕技」,都不是有意識的發明,而是它們的本能。但是,人類在發現和研究這些有趣的自然現象之後,情形就不同了。把這些自然現象的基本原理運用到導彈的制導方面,就出現了自動尋的制導。

自動尋的制導又可分兩大類:

一種是被動式自動尋的制導。與狗追罪犯,響尾蛇捕食,昆蟲覓偶情形相似,導彈感受目標本身輻射的能量(如紅外線、電磁波等),而自動發現、跟蹤、攻擊目標的,叫「被動式自動尋的」。因為飛機只要飛,發動機就要工作,這就是一個強大的紅外源。雷達只要工作,就一定要發射電磁波,雷達本身就是一個電磁波的輻射源。所以,目前空一空尋彈、地一空導彈大量使用「紅外自動尋的制導」。

另一種是主動式自動尋的制導。與蝙蝠捕食蚊蟲的情形相似,導彈主動地不斷向目標發射電磁波,再接收目標反射的回波,進而發現和攻擊目標的叫「主動式自動尋的制導」。

採用這種制導系統,彈上要安裝雷達發射機和接收機,在攻擊目標的過程中,導彈要一直不停地向目標發射電磁波,這樣就容易被敵方偵破雷達的頻率和波段進行干擾。但這套系統可以適用於攻擊任何目標,所以在地一空、空一空、空一地、艦一艦等各種類型的導彈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例如,美國的「波馬克」、「不死鳥」,蘇聯的「冥何」,法國的「飛魚」等導彈都使用這種制導方式。


美國「波馬克」制導導彈(看中國配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