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臨的難題獨一無二
【看中國2013年10月04日訊】九月的最後幾天,北京連續多日重度霧霾,原本以為今年的「十一」慶典只能灰頭土臉、連咳帶喘地歡度,多虧一場秋雨救了急,到了1號下午,滿城的旗子終於飄揚在難得一見的藍天白雲之下了。
太僥倖!老天爺今年給了北京這個面子,明年和後年不一定再給。照現在的趨勢發展,早晚會有這麼一個「十一」節日:塵土漫天,毒霧壓城,雲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既看不見旗桿上的旗子,也看不見紀念碑前的鮮花,喜洋洋的歡慶變成了急匆匆的逃離…
其實,一年中很多時間,北京就是如此。全市毒霧,全城堵車,雖有綠色卻全無清新,雖有齊整卻少有清潔,污水環繞,垃圾圍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哪個方面,北京都夠不上「宜居」,恰恰相反,人人都看得明白,距離國際的「宜居」標準,北京越離越遠。
「燦爛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曾經流行一時的《北京頌歌》,不知誰是那一位最後的歌者。
今天的首都北京,因為堵車而榮登「首堵」寶座,又因為毒霧再榮獲「首毒」桂冠。而奇怪的是,正是在北京開始深陷車災、霧災的這幾年,北京的私家車繼續暴增,北京的房價持續瘋漲。
據威廉亚洲官网 的估算,儘管實行了嚴格的指標政策控制,到今年年底北京機動車總量仍將達到544萬輛,正以衝刺的速度逼近600萬輛的「紅線」。
而北京房地產逆勢衝刺的速度更快。土地單價指標:9月4日,北京朝陽區農展館的一個地塊在競拍中成為單價「地王」,以每平米7.3萬元刷新全國記錄。土地出讓金指標:9月份,北京土地單月出讓金高達257.37億元,超過了之前8月的總和。新建住宅成交額指標:今年前8個月,北京新建住宅總成交額已經達到了1620億元,突破了歷史最高的2009年,同比上漲9.4%,預計全年成交額達到2700億元,也將突破歷史記錄。
這些數據指標說明,「首堵」也好「首毒」也好,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衝刺般地、不顧一切地選擇居住在北京,堅決要成為北京的居民。
「中國經濟學」再出新題目:為什麼一個城市的吸引力會與其擁擠程度成正比,而與其宜居程度基本無關,並不受居住條件惡化的影響?
北京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為了緩解交通的壓力,PM2.5壓力,垃圾的壓力,供水供電、外來人口等等的壓力,北京市投入巨大,也成效顯著。但現實是,「改善」越來越像是「救災」,「規劃」越來越像是「搶險」,城市建設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居民膨脹的速度。城區交通規劃,以機動車總數200萬輛為前提,未等布局完成,200萬輛已翻番成400萬輛。空氣質量控制,以首鋼等重工業廠區遷出為代價,未等效果顯現,新的污染又加倍覆蓋…
北京同時還一直在進行適合於首都地位的「經濟結構轉型」,結果是,更多的人湧向北京,居民規模更加膨脹——新的「知識經濟」吸引全國的青年學子湧向北京中關村,新的「總部經濟」吸引全國的大中企業將總部從外省遷到北京近郊,新的「文化經濟」吸引全國的三教九流聚攏在北京各個角落…。轉型按計畫順利完成了,冒煙的工廠群確實不見了,在巨額投資的推動下,新興的全國性經濟中心牢牢扎根在了北京。
在中國,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結合,就是一個魔力四射的政經綜合體,政府的官員們坐鎮北京,「總部」的老闆們雲集北京,無論他們之間聯繫還是不聯繫,他們就是一個緊密層,一個權貴圈,一個凌駕於全國所有城市之上的金字塔塔頂。
北京市的規劃者們心裏明白,北京獨一無二的特殊性正在這裡。承載著金字塔塔頂的北京,必然地成為集所有全國性中心於一身的超級中心。因為它是政治經濟中心,它就必然同時也是文化中心、輿論中心、知識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這就是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全國性的中心可以離開政治經濟金字塔塔頂而單獨存在。如此狀況,既是歷史的形成,也是體制的產物,沒人能夠改變。
美國的華盛頓特區獨自設立,白宮可以不定期關門,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的首都選擇偏安一隅,遠離經濟中心。但中國不可能,整個國家都通過超級中心來運轉,隨著運轉的範圍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超級中心本身也越來越膨脹,各個中心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互相加強。
那位盤下北京1萬多平米房產的陝西「房姐」是對的,她所看中的,不是北京房市的上漲速度,而是超級中心的膨脹速度。這個仍在膨脹中的超級中心,就像旋轉的磁石一樣吸引著幾乎所有人,從月薪2000元的打工妹,到市值上百億的500強,人人都希望盡快躋身在這個中心當中,以實現各自跳躍發展的夢想。與「宜發展」、「宜跳躍」、「宜高升」、「宜變身」等方面越來越強的吸引力相比,北京的「宜居住」、「宜出行」等考慮也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無所謂了。
這就是北京的現實。北京市的規劃者和建設者們仍在努力,他們提出了幾年內改善交通狀況、改善空氣質量、改善環境衛生的各項目標,但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他們必須要回答如下這些問題:北京有沒有可能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既最適宜企業發展、個人高升,同時又最適宜普通人居住和生活?既能夠承載日益膨脹的超級中心,同時又不會製造日益膨脹的外來居民?如果真的成了這麼一個理想城市,它到底能夠接納多少居民?全國人民、世界人民中誰可以成為這個幸運城市的幸運居民,誰不能來北京?
與中國發展中很多問題一樣,北京發展面臨的難題,也獨一無二,在世界範圍內可資借鑒的經驗不多,主要靠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趁著這兩天北京的藍天白雲寫下這篇文字,等毒霧一來,什麼想法都沒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