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12日訊】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3日刊登題為《揭開中國高物價的面紗》的報導稱,中國很多商品的價格遠超其他很多國家。如果考慮到收入差異,這種價格差異就更為明顯。
報導說,在中國,一杯星巴克拿鐵咖啡的售價比美國貴將近1美元。一輛凱迪拉克凱雷德6.0混合動力標準款汽車在中國賣22.9萬美元,而在美國的售價剛剛超過7.3萬美元。
在人均收入約為7500美元的中國,一臺iPad2平板電腦基本款的售價是488美元,而在人均收入42693美元的美國,同款平板電腦的價格是399美元。斯密街商務諮詢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服裝價格比美國平均高出70%。該公司對比了中美兩國50個品牌的500件商品的價格。
報導指出,在許多情況下,價格差異是由政府稅收和進口關稅導致的。不過多年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似乎也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優質商品、特別是進口產品。企業樂於索要中國市場能夠承受的價格,甚至發現高價可能有助於創造一種質量光環效應,從而在心理上爭取到客戶。
稅收畸高和行業壟斷,推高了中國許多同類商品價格,一大批靠灰色收入和特權暴富的人群,對任何高價商品都不敏感也不拒絕,而且越貴越願意去追捧,加上龐大的公款消費和企業暴利,讓中國許多商品價格全球最高,從豪華進口車,到名貴手錶、名牌手袋、服裝、奢侈品、再到數萬乃至數十萬一桌的餐飲,甚至已滲透到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7月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有關奶粉市場價格會議,公開洋奶粉每罐到岸價僅85元,而在奶粉市場,惠氏啟賦、雀巢能恩等品牌的部分嬰幼兒洋奶粉價格接近甚至超過400元,而合生元價格近500元,甚至還有800元一罐的洋奶粉。以致德國第一大嬰兒奶粉品牌喜寶董事長也坦言:「中國已成為全球洋奶粉價格最高的國家。」
不僅洋奶粉,奢侈品在中國也是全球最高,因而中國消費者熱衷於境外購買價格遠低於國內的奢侈品,中國消費者境外消費從2010年的540億美元攀升至2012年的1020億美元,也創下了世界第一!
中國商品價格全球最高的原因除了高稅收,還涉及到暴利和壟斷以及最高的物流成本和腐敗成本,最終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再加上公款消費的購買力和企業送禮賄賂的需求持續旺盛,使得中國商品價格居高不下。
對進口車而言,中外市場巨大的價格落差涉及各種苛捐雜稅,25%的關稅、17%的增值稅、10%的購置稅以及依照排量徵收的高額消費稅,使得進口車到岸後完稅價格翻倍成為普遍現象。不僅如此,國產合資車企銷售的汽車,價格也比國外同類品牌高出很多!令消費者難以理解無法接受。中國人力成本比美國、歐洲低得多,合資車企也不像自主品牌有巨大的研發投入,車價反而比國外貴!為什麼?顯然是政府對合資車企的壟斷地位予以保護,因而讓合資車企可以在中國牟取更多的暴利。
實際上,壟斷企業在中國的強勢發展,正在嚴重威脅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並導致民生的日益艱難。在現有的體制背景下,中國壟斷企業的崛起,大部分靠壟斷資源和隨心所欲的定價權來攫取暴利。壟斷企業之所以顯得無比強大,與權力蔭庇不無關係。從核心技術、管理水平等指標來看,中國壟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並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
壟斷企業的暴利,大多是通過壟斷性的定價權獲取,這些企業的暴利不斷增長,其背後的實質是擠佔並獨享了太多的社會資源。壟斷程度極高的電力、通信、石油、銀行、交通等行業,普遍存在著極高的壟斷暴利,享受著畸形的超國民待遇。壟斷企業所攫取的暴利,實質上是掠奪了其他企業的收入,特別是讓最終消費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正如新任總理李克強所言:「無論是金融、通信、物流,還是養老、醫療產業、非義務教育,都存在行政性壟斷、審批過多的問題,市場准入的門檻較高甚至很高,而這些產業恰恰是中等收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相比之下,信息消費領域由於市場化程度較高,近幾年快速發展。」李克強總理看到了問題的根源,即行政壟斷,也提出瞭解決辦法,那就是廢除行政壟斷,開放市場,還權於民。
這些還遠遠不夠,政府更需要大幅減稅,以利於藏富於民。每年10萬億的稅收已足夠他們肆意揮霍足夠他們吃喝玩樂,不能再繼續無休止的增加稅收增加貨幣投放!政府應該給企業喘息的機會給國人更多的讓利,讓國人可以花同樣的錢在國內購買到與國外同質同價的商品,從而也有利於平衡國際貿易並提高中國企業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