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紀委的通知」與「媒體的暗訪」(圖)

【看中國2013年09月06日訊】新聞還要對比看。9月4日的媒體上有兩條新聞放在一起就比較有意思。一個來自《京華時報》,標題是《中共2週內3發中秋國慶不得公款請客送禮禁令》;一個來自《新京報》,標題為《銀行將金銀月餅改稱百寶盒,政府人員低調購買》。

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每到逢年過節,很多地方、很多單位都要發一個廉潔過節的通知或者「五不准」、「十不准」之類的禁令,這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種慣例或 「規定動作」。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相比還是有所不同:一是「密度大」,類似的禁令2週內發了3次;二是「規格高」,分別是中央紀委、中共中央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央主要領導;三是「措辭嚴」,提出了「強化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並對典型案例予以通報曝光」等要求。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改進作風要舉一反三,透過作風看黨性,在解決作風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好黨性問題。中秋節、國慶節就要到了,要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可是,這邊嚴厲的禁令言猶在耳,那邊似乎就有人按捺不住要頂風違紀了。《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某銀行白家莊支行在銷售「變身」的「金銀月餅」,一位客戶經理明確表示「今年禁止公款送月餅,我們這兒也不敢叫月餅了,只能改名叫‘百寶盒’」。並且,他們去做營銷培訓時,培訓方特意強調,今年絕對不能提「金銀月餅」,「只能說是百寶盒,發票上也是百寶盒」。「來買的都是有錢人」,該經理稱,他們有一個銀行客戶,一次要了三四個,也有政府工作人員來買。據常理分析,「金銀月餅」 如果面對的是普通民眾,盡可光明正大售賣,根本無需「變身」掩人耳目。而政府工作人員購買此類東西的動機,也頗為可疑——要知道,「百寶盒」最輕的一款為 50g,零售價為2萬元;最重的一款是347g,零售價高達16萬元!政府工作人員哪來這麼多錢?他們買這種「天價貨」做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買了「金銀月餅」後,可以開成別的發票,「一般都是開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禮品」,「可以開成十幾臺印表機」。——這又是為什麼?

以往的很多事實告訴我們,有些節前禁令儘管措辭很嚴厲、措施很嚴密,卻並沒有從根本上遏制住不正之風的發生,該亂髮錢的照樣亂髮錢,該請客送禮的照樣請客送禮,只不過換個名目、改個形式「意思一下」罷了,並且似乎也沒有幾個人因此受到追究。這樣的事情多了,老百姓對那些「看起來很美」的廉政規定和禁令就有了看法,不願或不敢輕易相信了。期待各級紀委今年都能夠把「史上最嚴厲」的「節前禁令」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嚴管重罰,抓幾個典型出來,取信於民。怎麼抓?媒體扑下身子搞暗訪的做法,就值得學習和借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喬志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