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從來不是傳說
【看中國2013年09月04日訊】經濟危機指的是國民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
經濟危機的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開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戰前與戰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誌。戰前與戰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
經濟危機不僅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也加劇了社會的階級矛盾,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資本的卓有遠見的代言人,比如說馬丁•沃夫,非常明確的指出,如果全球經濟不平衡的狀態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所見的金融危機還會重現。
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二戰之後,經濟危機不僅出現在核心發達國家,發展國家也經常出現,而且影響全世界,最著名的如日本經濟危機,亞洲經濟危機等,據專家統計,人類歷史上一共發生過六次堪稱毀滅性災難的經濟危機,它們是: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荷蘭文)、1720年的「南海泡沫」(TheSouthSeaBubble)、1837年的「恐慌」(ThePanicof1837)、1907年的「銀行危機」(TheBankPanicof1907)、1929年的「大崩潰」(The1929Crisis)以及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BlackMondayof1987)。這些大型的經濟危機,一般80年到100年發生一次。
因此如何熨平經濟週期,避免經濟危機成為經濟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經濟週期的分法,有人將經濟週期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週期,比如認為不對,繁榮和蕭條之間沒有衰退這個週期,實際情況是經濟危機爆發,經濟馬上就崩潰,隨之就進入蕭條,中間沒有間隔。從經濟危機爆發到經濟復甦之前,這段時間應該算一個時間段,沒必要分開。
經濟的週期應該分為蕭條,復甦,繁榮,過熱四個階段,之所以將過熱做為一個階段,是因為過熱與繁榮是不同的,繁榮是正常的,過熱是不正常的,過熱比如金融市場的泡沫已經非常明顯,比如企業過度投資已經非常明顯等,比如經濟已經出現通脹的苗頭,比如大宗商品開始大幅價格上漲,這都是經濟過熱週期的苗頭,經濟過熱階段非常重要,也是最需要治理的階段,西方國家不對經濟過熱進行治理,所以總髮生經濟危機,而中國總是階段性的治理過熱,所以幾乎沒有解決危機。
關於經濟週期原因的研究,西方經濟學者提出了眾多的經濟週期理論,綜合概括為兩類,即外因論和內因論。外因論認為,經濟週期的根源在於市場經濟體制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動。如戰爭、革命、選擇;石油價格、發現金礦、移民;科學突破和技術創新;甚至太陽黑子和天氣,等等。內因論則是從市場經濟體制本身的某些因素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來解釋導致社會經濟週期性循環往復地上下波動的原因。這些因素包括投資、消費、儲蓄、貨幣供給量和利率等等。
自19世紀以來,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濟週期理論非常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一)、貨幣週期理論
貨幣週期理論認為經濟週期性的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大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由於貨幣的乘數作用,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信用擴大時,商人就會向銀行增加貸款,從而引起生產擴張和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年增加又會引起對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價的上升,於是經濟活動水平上升,經濟進入繁榮階段。然而,銀行擴大信用的能力並不是無限的。當銀行體系被迫停止信用擴張,轉而緊縮信用時,貸款減少,訂貨減少,由此出現生產過剩性危機,經濟進入蕭條階段。蕭條時期,資金逐漸向銀行集中,銀行採取措施擴大信用,這又會促進經濟復甦。
(二)投資過度理論
該理論強調經濟週期的根源在於生產資料的投資過多。這種理論認為投資的增加引起經濟繁榮。這種繁榮首先表現在對投資品(即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資品價格的上升上。這就更加刺激了對資本品的投資。資本品的生產過度發展引起了消費品生產的減少,從而形成經濟結構的失衡。資本品生產過多必將引起資本品過剩,於是出現生產過剩危機,經濟進入蕭條。
(三)創新理論
該理論由熊彼特提出,是一種用技術創新解釋經濟週期的理論。創新是指對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例如,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市場組合等等。這一切的創新會給創新者帶來巨大盈利,使其他企業競相彷效,形成創新浪潮。創新浪潮使銀行信用擴大,對資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經濟繁榮。隨著創新的普及,盈利機會逐漸消失,銀行信用緊縮,對資本品的需求減少,引起經濟衰退。
(四)心理週期理論
這種週期理論強調心理預期對經濟週期各個階段形成的決定作用。這種理論認為,預期對人們的經濟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樂觀與悲觀預期的交替引起了經濟週期中繁榮與蕭條的交替。當人們對前途抱樂觀態度時,投資、生產和消費增加,經濟走向繁榮;當人們對前途抱悲觀態度時,投資、生產和消費下降,經濟走向蕭條。
(五)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把經濟週期和經濟危機歸結為人們消費不足。這種理論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和法國經濟學家西斯蒙第,近期代表人物是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森。這種理論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與危機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增長,而消費品需求不足又引起對資本品需求不足,進而使整個經濟出現生產過剩性危機。
除了以上理論對經濟週期成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外,還有諸如太陽黑子週期理論、政治週期理論、均衡經濟週期理論等等其他經濟週期理論。在此不一一加以介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