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孩子:與其國內拼爹不如趁早移民出國
【看中國2013年08月26日訊】「如果留在國內,我已經能看到孩子將來的路以及生活的方式和軌跡,我希望他能換一種生活環境,視野更開闊些,人生觀、價值觀更開放更包容一些,我希望他活得從容自在,活出人性來。」一位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說。他們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為了孩子」,夫婦倆為了孩子,一個在國外陪讀,另一個在國內工作,定期去美國探望。
為子女選擇好的教育環境,古代有「孟母三遷」,如今則愈演愈烈,擇校都擇到國外去了。據統計,目前,廣東移民國外多數選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其中美國是近幾年的熱門選擇,美國移民局威廉亚洲官网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批准了1943個移民家庭,其中82%的移民家庭來自中國,同比增長五成多。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有調查顯示,近九成廣州家庭是為了下一代而辦理移民。
這是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家庭移民,一切為了孩子,到底值不值?
個案
移民不「移家」有點鬧心
陳先生是廣州一名私營企業主,早在三年前,他就把獨生子送到國外去了,當時,孩子年僅八歲。為什麼要移民呢?陳先生表示「他的想法很偶然」。「隨著生意做大,生活條件好了,我經常帶家人出國旅行。國外的生活環境、空氣質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看到一些發達國家的著名城市,房價還不如廣州貴,我便有了出去買套房子的想法。」
陳先生說,三年前,兒子上四年級了。身邊有條件的朋友,紛紛把孩子送出去讀書,低齡留學[微博]的人越來越多。思考再三,他選擇了「移民留學一體化」的方法,投資數十萬美元全家拿上了美國綠卡。然而,把老婆、兒子送出去,陳先生自己卻不得不留在國內,一是生意全部在國內,二是要照顧老人。
但兒子低齡留學的路也是走得一波三折。剛開始由於不懂行情,陳先生選擇了一家昂貴的私立學校,沒想到的是,儘管學校不錯,但中國學生太多,形成了中國學生間的攀比奢侈風氣。「一個學期結束,兒子穿著一身名牌就回來了,英語倒沒提高多少。」後來,陳先生不得不給孩子選擇了一所社區學校,總算剎住了孩子的驕奢習氣。
「現在我們是家不成家,分隔兩地,在國內從不查崗的老婆現在不時打電話來查崗,我明白她的心思,其實,她在那邊沒有朋友,不懂英文,只有等兒子放學回家才有個交流的伴,她也很苦。」陳先生表示,現在回想起來,全家移民,讓孩子出國讀書的決定是否正確:千萬身家已有,綠卡身份已拿,他設想的幸福生活何時到來?一家人長久的團聚又在何時?
各方觀點:
支持派
與其拼爹不如出國
王先生在廣州某雜誌社工作,女兒今年兩歲了,每次看到女兒開心的樣子,想到將來要參與那麼嚴酷的升學競爭,就心裏打鼓。「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已經開始托關係去幼兒園排隊佔坑了,要是這樣熬到大學畢業,一家人的性格該扭曲成什麼樣。」
王先生說,他跟太太已經商量好了,有合適的機會一定會移民,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越好。國外的制度比較完善,跟國內的用盡一切特權、關係走後門的風氣大相逕庭,與其拼爹還不如趁早出國。
空氣和食品質量有利於孩子健康
冼小姐目前是一名全職媽媽,除了負責五歲兒子的日常起居飲食外,還有一項特別的任務,就是攻讀雅思[微博]。「投資移民我們是沒戲了,手上錢不多,但還是想出國,因為國外的空氣和食品質量都比國內好得多,為了孩子,我必須努力,還準備考個涉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做好移民的一切準備。」
冼小姐表示,孩子自小身體就比較弱,各種小病不斷,前年曾經帶他到紐西蘭探望移民多年的舅舅,孩子在紐西蘭住了一個多月,感覺身體好了很多。從此更加堅定了移民的決心。
觀望派
國外的環境和教育未必適合中國小孩
「我覺得是否選擇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真是要對孩子做好充分的評估。」陳小姐表示,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在國外生活,孩子爹在國內掙錢養活一家,這樣的移民首要目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現在孩子從上小學就被作業和考試壓得喘不過氣,更別提幼升小、小升初的慘烈場面。但是怎麼預見國外的環境和教育就適合自己的孩子呢?這種兩地分居的生活對孩子媽媽是個很大的挑戰吧?如果媽媽自己對新環境都緊張焦慮的話,怎麼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新環境呢?
西方的教育觀念會否淡薄了親情意識?
「孩子一旦在國外上了小學以後,是不是就沒有回國內受教育的可能了?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孩子媽媽至少要陪讀到孩子上了大學才可能國內國外自由往返?」陸小姐表示,由於家庭條件的便利,她當初也有過讓孩子自小接受國外教育的想法,但後來詳細考慮到,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和睦的家庭,移民海外,等於父母親分離,親子分隔,如果孩子從小在國外生活,受社會文化影響親情意識會不會比較淡薄?
反對派
子女教育不能止於移民
「我不贊成單純為了子女教育而去移民。」張小姐是一名小學老師,在她的學校裡,每年都會流失好幾位學生,「因為他們的父母都迫不及待地要趕在小升初之前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說受不了國內的這種教育體制。」張小姐認為,現在很多家長的心理就是,國外的教育體制就是比國內的好,只要移民出去,孩子都會成才,至少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以為出去就能輕鬆拿到學位,找到工作,那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子女教育不能止於移民,如果家長只是一味跟風的話,對孩子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
一個完整的家才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無可厚非,為了孩子的教育我覺得移民是值得的,但前提是,全家人都過去最好,如果老公在國內工作,每年夫妻可以見上三四個月也行!如果母親英文沒什麼底子,家裡又沒親戚在那兒,還是得慎重考慮。」丁小姐認為,低齡孩子出國留學,很多時候都會造成父母親分居,她覺得不能光為了孩子,委屈夫妻任何一方。到最後,忙來忙去,如果家都散了,對孩子而言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因為,一個完整和睦的充滿了愛的家,才是能讓孩子真正終身受益的。
專家觀點:
孩子小不必過「單親」家庭生活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這麼圍著孩子轉的日子不是很好的選擇,沒必要為了孩子全家都奉獻啊、犧牲啊,過好眼下的日子最重要,最關鍵的是家庭生活正常。」國家親子教育諮詢師張東力表示,在家庭移民方面,比較現實同時也比較穩妥的考慮是孩子在國內讀小學、中學,也許大學或大學以後看他的能力和家庭的能力再考慮出國的問題。這樣孩子小的時候也不必過「單親」,家庭的生活,孩子大了,也可以放心讓他單飛。
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的家庭,除了為孩子選擇學校外,還應充分評估移民後如何處理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我日常的接觸中,有部分移民家庭的父母只擔心孩子的中文不會說,對英文卻不做要求;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忙或觀念等原因,不帶孩子出來參加活動,以至於小孩子膽小,不敢跟陌生小朋友玩,也因此對不說中文的人尤其害怕。甚至有的中國父母不認可西方人對孩子放養的教育方式,希望送孩子學鋼琴等各種興趣班。」
張東力認為,教育移民,主角並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父母的適應和改變也不可或缺,如果父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移民還是要慎重。首先,至少父母有一方能找到穩定的專業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穩定的收入。如果想做幾年全職媽媽,要做好心理和體力上的準備,並且需要主動瞭解各種信息,主動與人交流,帶孩子多接觸社會。「父母還應該跟孩子一起學習,因為國外畢竟不是自己的母語文化,如果不想有一天聽不懂自己的孩子講話,就得不斷學習,否則也許有一天就沒法和孩子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