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媒質疑中國官方統計數據有水分

 2013-08-24 12: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8月24日訊】外媒日前載文質疑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而中國官方7月份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有所上升,各分類指數都有所改善。但匯豐控股公布的相關指數卻繼續走軟。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此明顯引發對中國官方統計數據是否有水分的質疑。

法新社8月15號發表有關中國官方統計數字的報導,題為「謊言,該死的謊言,以及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英文源自於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名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報導說,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幾乎位居世界之首,但是,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是否可信卻是一個不斷令人頭痛的問題。

中國物資採購網曾經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8月1號聯合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出現環比小幅回升。不過同日,國際金融機構匯豐公布的7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卻環比繼續下滑到47.7%。

中國「官方」和國際「民間」的不同數據再一次出現背道而馳的狀況。因為按照國際標準,如果PMI製造業綜合指數高於50%,表示製造業經濟增長,低於50%表示製造業經濟下降。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就此表示,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很不可靠:

「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水分很多,這些數據是一級一級報上來的,從鄉、縣、省層層上報。地方政府為了顯示自己的政績,往往虛報數字。」

美國博爾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鄭竹園認為,中國官方的經濟統計數據確實有待改善:

「中國官方的經濟統計有矛盾,它應該承認這一點,各省報上來的數據往往有水分。最近這幾個月,中國的經濟有下降的趨勢。李克強為了求穩,放鬆了銀行的貸款,刺激經濟增長,因此7月份的數據確實有所好轉。」

鄭竹園教授表示,企業信心增強成為推動中國7月份製造業採購指數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企業信心的改善是由於中央政府最近推出的穩定經濟增長舉措,如: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審批許可權,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減輕小微企業稅收負擔等。

「前幾個月中國經濟是在下降,但是到7月份有了轉機,對外貿易數據也有了回升。目前中國的經濟也許沒有官方的數據那麼好,但是也沒有匯豐銀行的數據那麼壞。」

中國官方PMI指數與匯豐的PMI指數出現明顯分歧的狀況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鄭竹園教授認為,產生差異的原因在於雙方調查樣本的不一樣。匯豐調查的樣本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國官方的調查樣本比較全面,涉及31個行業大類的3000家企業。從這一角度來說,中國官方PMI應該更能全面地反映中國企業的實際狀況。鄭竹園教授說,中國經濟正在面臨轉型的挑戰:

「一方面中國經濟要改革,要轉型,但這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因此在一定時期內,中國經濟發展不會那麼快,但是中國經濟會不會垮掉?大家沒有那麼預計,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國內市場很大,會有支撐,經濟發展也許沒有以前那麼快,但是保持百分之七的經濟增長率還是有希望的。」

鄭竹園教授認為,中國官方7月份的PMI數據出現回升並不讓他感到意外,但是,他也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面臨高度的不確定性。

法新社的報導援引維基解密披露的外交文件顯示,2007年李克強曾經對美國大使表示(李克強當年主政遼寧省),一些中國官方統計數字是「人為製造的」,是不可信的。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數據不可靠,那麼政策和改革的決定也會出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