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少女十大定情信物(組圖)

【看中國2013年08月13日訊】在中國古代,定親是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係、僅次於正式結婚的社會性的重要禮儀。定親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們卻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迫於一定的社會壓力,交付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雙方私下進行,他人無從知曉。

古代定情信物包括:手鐲、纏臂金、戒指、耳環、香囊等,或者是家中祖傳的某種小物件、本人精心選購的某種紀念品等。不管信物為何、價值是否貴重,信物總會有一定來歷或與自己有特殊的關係,其精神上的含義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錢來衡量的。贈上了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

1、手鐲

手鐲由來已久,起源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於山東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均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從出土的手鐲實物來看,有動物的骨頭、牙齒,以及石頭、陶器等。手鐲的形狀有圓管狀、圓環狀,也有兩個半圓形環拼合二成的。

隋唐至宋朝,婦女用鐲子裝飾手臂已很普遍,稱之為臂釧。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於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據史書記載,崔光遠帶兵討伐段子章,將士到處搶掠,見到婦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釧。可見當時戴臂釧的女子並非少數。

唐宋以後,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了高度發展,有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等。造型有圓環型、串珠型、絞絲型、辮子型、竹子型等。到了明清乃至民國,以金鑲嵌寶石的手鐲盛行不衰。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製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手鐲雖然被認為是作為手臂的裝飾物,是人們最早萌生的一種朦朧的愛美意識,但也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手鐲最初的出現並非完全是出自於愛美,而是與圖騰崇拜、巫術禮儀有關。同時,也有史學家認為,由於男性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鐲等飾物有了一種隱喻拴住婦女,不讓其逃跑的蠻夷習俗。這種隱喻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一直存在著。

2、纏臂金

早期臂釧實物多出現於北方地區,通常將金銀條錘扁,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八圈,並有花、素之分:鏤刻有花紋的,稱「花釧」,素而無紋的,稱「素釧」。無論從什麼角度觀察,所見都為數道圓環,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釧」字的造形從「金」,從「川」,其中的「川」字即像形而來。 

3、戒指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卻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讓對面的人為自己戴上,而後,或者幸福的戴一輩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對著它哭到心碎。

《太平廣記》裡說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曰:「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已憂思而死,二人遂神會於王氏宅中。

《雲溪友議》寫韋皋與玉簫相戀,依依惜別時韋皋送給玉簫一枚玉指環,發誓五至七年後來娶玉簫。但後來韋皋違約不至,玉簫絕食而死。再後來韋皋成為西川節度使,知此事後悔恨不已,遂「廣修佛像」以贖罪,最後玉簫托生為歌姬,又回到了韋皋的身旁,再續一世的情緣。

4、耳環

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誌》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耳飾又分為耳丁、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閑情偶記生容》裡將耳飾裡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著悲情?元末張惠蓮悼念亡夫的《竹枝詞》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朗畫眉。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靖康之難以後,宋徽宗派官員曹勛逃回南宋,讓已經成為皇帝的兒子趙構起兵相救,曹勛帶回了趙構許多至親的隨身物品作為憑信,其中有趙構髮妻的一隻耳環,當年康王與康王妃情深愛濃,耳環或許能喚起苟安的趙構解救苦難中親人的奮發,然而家國巨變,情隨事遷,半壁河山尚無力收回,更何況一個「失節」的妻子,可憐的王妃留著另一隻耳環,殘生唯有望斷歸路淚空流了。

5、香囊

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安史亂起,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覆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只留下眼前這隻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八十年過去後,詩人張祜感嘆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系心腸。沒有人再能為玄宗解開這隻小小的香囊了,說不清楚是愛還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環誰人能解得開呢?

《晉書賈午傳》中記載了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的故事,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後,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韓壽,並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裡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紅樓夢》裡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怎麼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6、玉珮

古人愛玉,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古語。《古詩箋》中釋說:「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詩經》中:「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一面殷殷地叮囑女兒些私語,一面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

7、同心結

《詩源》裡說文冑與鄰婦姜氏相愛,並送姜氏一枚百煉水晶針為信物,姜氏啟履箱,取連理線,貫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冑。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

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回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梁武帝蕭衍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宋代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詞。

言為心聲,所謂「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結」這個漢字就像是一張「不舍心懷、情用牢結」的網,卻網不盡天下痴兒女故事的萬一,目睹神傷。 

8、簪

簪,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後來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史記 滑稽列傳》裡說:「前有墮珥,後有遺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之句。

中國少數民族有傳統的用簪來固發、美發之俗,其髮簪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唐宋時期及以後各代,是髮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唐代畫跡中也有眾多滿頭插簪的婦女形象。《宋書.行志》記載:「宋代元嘉六年民間婦女結髮者,……頭上有花插簪梳等飾」。宋代陸游《入蜀記》記載當時西南一帶的女子頭飾為「插銀釵至六隻,後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明清時期,髮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愛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它常是男士送給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經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郎,很多淒美的愛情故事就因一支髮簪而發生。現在流行的髮簪幾乎完全複製了古代髮簪的外形和用料,金、銀等貴價原料依然是女子的最愛。

9、釵

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

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臺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10、裙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古代的絹稱為紈素,而裙是從「裳」演變而來。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稱。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關於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於武則天這首《如意曲》,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騫累於千丈紅塵和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干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下的桂樹,仍舊沒逃過夜夜綿長的思念…… 

人們用各種信物來見證他們的愛情,每一信物都被賦予了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信念。文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經遠離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現在還在相愛的人之間傳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