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圖)
【看中國2013年07月27日訊】平衡是物體或系統的一種狀態。說到平衡,我的腦海時常會浮現出一架天平,左右兩個托盤恰好停在一條水平線上。將平衡的概念應用於人的心理,恐怕為中國人所獨創,而這需歸結於我們數千年來陰陽對立、盈虧轉換的文化基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的智言慧語揭示了禍福相依相生的關係。當持這樣的認知,人們在面對得失、成敗、榮辱時,就不會大喜大悲,也不易怨天尤人,更能實現內心的平穩與和諧。
但人之不如意是必然存在的。無論對事業、對生活,還是對自己、對家人,誰都有或多或少的期望。期望與現實又總有差距,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境況較好,相對地多佔了「便宜」,心理更容易失衡,於是不免傷感、憤懣。現代醫學表明,人類的許多疾病與心理不平衡有關。正如《黃帝內經》所言:「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故醫病先醫心。懷平衡心,就是通過有效的自我調節,克服因心態失衡所導致的不良情緒,從而使精神愉悅,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
探究人心的不平衡,自然有多種因素,但根源還是自己設立的參照系。我們生活在世界上,若總往好處比、往高處看,心理難免會失落。而好與壞、高與低是相對的,好的有更好,壞的也有更壞,一味向上攀比,只能無端地增添人的挫敗感。事實上,同樣一件事就看你怎麼看,半杯水對悲觀者來說,只剩下了一半;對樂觀者來說,則還有半杯。俄國作家契訶夫說:「要是你的手指紮了一根刺,那應該高興,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紮在眼睛裡。」因此遇到困難和厄運,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能讓心態平衡。其實好與壞在一念之間,關鍵是如何比較。當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那麼作為視覺正常的人,每天能見到日月星辰、山水風光、親人朋友,不都是一種福氣?故心平則氣和,只要善於調整期望,不苛求生活中的完美,即使眼前境況欠理想,可相比更不好的情形,現今的不好又是相對而言的好。
懷平衡心,貴在明瞭得與失的相輔相成。《易經》旅卦爻辭曰:「射雉一矢亡,終以償命。」射殺雉鳥與損失弓箭,這一得一失不可分割。世上沒有不要本錢的買賣,想獲取什麼,首先應該付出點什麼。所以不要嫉妒別人的風光,因為他們也是以代價換來的,在其背後同樣有著艱辛與苦痛。而我們沒有達到別人的高度,自然有機遇成分,但更多地也許是對自己太過牽就、縱容,以致在別人爬坡的時候無所事事。凡事先有因、後有果,與其為結果的差異而心態失衡,不如反躬自求,對結果到來之前的過程負責,對自己的付出和耕耘負責。若如此,我們就會理性看待得失,更能做一個心態平衡的明白人。
當然,現實不總是那麼公平,人的許多付出未有對等回報,甚至耕耘一場卻顆粒無收。在此時,保持平衡心更顯重要。佛家講求隨緣,「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不可能都順風順水,所以做事不可太勉強,需因時制宜、因勢利導。這好比人根據天氣的冷暖變化而相應增減衣服,以便衣著舒適。換個角度講,人生不能只想著做加法,許多時候應善於做減法。曾讀一則故事,禪師問:「燒開水發現柴不夠,該怎麼辦?」弟子們各執一辭,要麼上山撿柴,要麼花錢買柴,要麼向鄰舍借柴,但無一例外都在柴上做加法。只聽禪師說:「為何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是啊,人生有取有舍,做減法就是給自己鬆綁,丟開那些苦求不得的功利,放下徒使心態失衡的包袱。當行路陷入某一個死角,也許後退一步,便能讓視野開闊;當成事的機緣不到,也許隨遇而安,反等來了新的機會。總之,學會做減法,能夠讓心靈輕裝上陣,它不僅使人少了許多糾結,而且經常因為放棄一棵樹木,最終贏得了一整片森林。
應該看到,平衡心不是逆來順受之心。讓心態平衡,目的是不在已經發生的事上空耗時間,而使自己能平和地走向未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沉溺其中那是跟自己過不去,但平衡心又絕非聽天由命。北宋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他晚年《自題金山畫像》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惠州、儋州是蘇東坡三次被貶謫的地方,在人生的低谷之中,他躬耕自養、詩文自娛,展現了進退自如、怡然自樂的胸襟。而正因心平氣定,政治失意、生活困頓的謫居生涯反成就了蘇東坡,使他在寂寞中不僅實現了藝術才情的升華,並且鑄造出具有卓絕精神與超然風範的獨特人格。毫無疑問,逆境裡的蘇東坡沒有自怨自艾,他迅速找到心理的平衡點,便重新開始人生的積極創造。可見,懷平衡心的實質,是建構起有著良好調節機制的心靈空間。只要心態平衡了,我們的煩惱就會少許多,遇事也將愈加淡定,更能在潮起潮落中寵辱不驚,坦然地走好今後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