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20日訊】我認為社會的變革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領導力,第二個就是理念。理念呢當然包括每個人的理念,但是在變革期間非常重要的,就是處在領導位置上的理念。那領導力呢,它是指的,是一個掌控社會、管理社會、引導社會的一種遠見卓識,也包括他的技能。這樣可以接下來劃分,理念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領導力也可能強,也可能弱。所以有四個像限。第一你有正確的理念,也有很強的領導力。第二是有很強的理念,但是領導力是弱的。第三是你的理念是錯誤的,你的領導力也非常弱。第四就是理念是錯誤的,領導力又很強。
應該來說,最好的是第一個,就是好的理念,強的領導力。最糟糕是第四個像限,觀念很錯誤,但是領導力很強。我們看過去中國幾十年的歷史,可以總結在這樣一個圖裡面,首先從1949年到1976年,我們知道在毛澤東是最高領導力,他是有很強領導力的人,在人類歷史上也很少的,但是他的理念是錯誤的。改革開放之後,在鄧小平的領導下,鄧小平呢,我認為是在第一個像限,他有正確的理念,也有強的領導力。在過去十年發生了一個變化,我們發現我們一些理念不再正確,但是好在領導力還比較弱,所以還不是特別災難性的,儘管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下面這個例子再給大家講一下,我們過去的十年,從經濟增長到各種指標,增長率,中國的國際地位等等,都是進步很大,但是我們從社會和諧的角度來講,我認為呢,我們中國的社會矛盾是越來越突出。但是十多年前,政府提出了和諧社會,但是大部分人都同意,現在的和諧程度比十年前低多了。另外從體制改革角度,無論經濟體制改革,還是政治體制改革,可以叫做基本停滯,甚至倒退的。那麼大家問,為什麼中國的改革是停滯了,而經濟又取得了最好的增長。這是因為我們有改革前25年的紅利,這個紅利包括私有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特別是朱鎔基時代,國退民進的改革,還有2001年,在江澤民朱鎔基手裡的,加入WTO,如果WTO,過去中國的十年不可能這麼增長。在2001年的時候,中外匯儲備就兩千億美元,我們知道是三萬四千億美元,都是加入WTO之後實現的。並且我認為,如果沒有WTO,中國過去的十年改革會倒退得更厲害,所以開放對中國改革非常重要。
但是正因為過去十年沒有經過改革,所以我們的社會矛盾,特別是腐敗非常嚴重。我記得1992年,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跟學者討論中國腐敗,他們都非常擔心,我說只要腐敗增長的速度低於GDP增長的速度,這個問題不會太大,但是我必須坦率地承認,過去十年,中國腐敗的增長速度,可能嚴重超過GDP增長的速度。由於腐敗增長速度很快,所以造成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機會不均等,在這個情況下,我想人們的道德觀念就會出現很大的危機。當這個社會不公平的時候,你讓人們有很好的道德觀念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現在矛盾的激化,可以說是過去我們沒有進行真正的平等的機會的市場改革所導致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前二十五年,前二十五年改革的理念和它的領導力。我們現在好多人講到改革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改革非常難。好像鄧小平80年代改革很簡單,沒有什麼阻力,這個觀念是錯誤的,80年代的改革阻力是非常非常大的,這種阻力包括意識形態的阻力,也包括既得利益的阻力。特區的開放也是相當艱難的,一開放了,就出現走私,也出現了腐敗。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任重義經常會拉到北京來做檢查,但是呢,他的理念和領導力使他仍然推動了廣東的開放。
加入WTO是很重要的過程,因為關稅的趨減和好多配製,使很多既得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危險,但是朱鎔基很堅強,那時候朱鎔基被罵為賣國賊,那時候朱鎔基壓力很大。李鵬比較保守一點,在WTO上面,李鵬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爭論很厲害的時候,李鵬說,管他的,先加入再說。實際上的話也是有底氣的,作為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就不會這樣去做。
我經常舉個一個例子就是高考,鄧小平一上臺以後,管兩個事,一個教育,一個科技。教育的第一個事就是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教育部部長很不同意,他們就跟鄧小平匯報工作,這個高考很複雜,鄧小平回答很簡單,如果你們做得了就做,你們做不了,我知道誰做得了。所以這個問題呢就給解決了。
大家看到我們過去的十年,我們的理念大大倒退了,我們從相信市場,更多的相信政府。從相信更多的企業家精神,轉向相信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所以導致了國進民退。改革前二十年,強調發展是硬道理,過去十年強調的是和諧,其實關鍵注意的是過多注意財富的分配。改革前二十年,特別是九十年代注意什麼,建設法制國家,過去是強調穩定壓倒一切。其實法制大大倒退。所以這些理念,就是我剛才講的,我們今天各種社會矛盾的重大出現。但是由於中國的經濟成長很好,所以出現了中國模式,這個模式,有些官方領導人也很喜歡,我覺得這個中國模式是完全錯誤的,它強調的是國家和國有型企業主導。我的簡單的感想是,中國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就是國家干預越來越少,國有企業越來越小,而之所以還有這麼多的問題,就是國家企業仍然很多,國有企業仍然很大,這是我們下一步要解決的。
所以未來的改革,我們要有總的目標,那這個目標呢,我認為呢,就是建立一個公正、自由、法制、民主的社會,這是大目標。未來經濟改革的任務仍然非常重,而且經濟改革最重要的,仍然是建立一個平等的自由的市場,這裡邊我覺得,私有產權制度是最有重要的,在座有很多我們國有企業,我很抱歉我必須批評他。我們現在國有企業,從效率的角度,我想我們在座的經濟學家做很多計量模型,這個很重要,但是其實不需要那麼複雜,用很簡單的方式就可以知道它,而且我們看看中國的統計年表就知道,在2010年,工業部門,國有資產佔的資產的42%,但是的創造的產值是27%,創造的增加值是30%,提供的就業是20%。就是我們的投入和產出做一個比較,我們知道國有企業的效率是相當低的。
當然大家,在座經濟學家需要注意的問題,國有企業最多的問題,還不在它本身的效益,而是它帶來的外部性,這個外部性,使得企業家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如果國有企業佔主導的話,我們這個社會不可能有公平的競爭。我們有些經濟學家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國有企業不重要,只要有公平競爭就行了。我可以回答這個事,只要國有企業主導,不可能有公平競爭,至少中國的經驗呢證明得非常聰明。國有企業一定是靠特權維持的,而這種特權,名企業家就不可能真正去創造,他們可能要花好多的精力,或者國家分配的資源,他們也沒有安全感。
還有一個外部性,就是導致的道德文化,我剛才講到,如果我們人們認為這個社會不公平,我們不可能有道德。如果有大學生就業的時候,如果他能找到工作,不是靠他的能力,不靠他的成績,而是靠某一個關係的話,憑一個優秀的大學生,有很好的正義精神,我覺得是非常非常難。
我最近有另外一個觀點,國有企業大規模存在,實際上阻礙了中國的就業,也就是使大學生就業為什麼更難了。因為國有型企業創造了不同等級的工作,在國有部門工作叫鐵飯碗,比較地位高、身份高。所以凡是大學生,只要在國有部門工作當作就業,不在國有部門不當作就業。我看到好多人託人找工作,我問他,你現在在哪?我現在在什麼什麼地方,一個企業工作,我說那就不是工作嗎?他說這個不算工作,因為這是個私人企業。私人企業當成一個臨時性過渡,這樣就使大學生就業變成一個突出問題。當然我不是說它唯一的原因,還有好多其他的原因,那我覺得從行為意識上講,這是重要的問題。
我覺得中國未來十年,國有企業的比重應該降低到10%,我指的是國有和國有控股的企業,在GDP當中的比重,而不是它的企業的數量。而且我認為呢,一個經濟,如果國有經濟的比重超過10%,不能叫做市場經濟,所以我們中國現在不能叫做市場經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