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高增長」泡沫破滅
中國5月貿易數據今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5月出口同比僅增長1.0%,遠低於上月的14.7%以及市場預期的7.4%,進口則同比下滑了0.3%,也遠低於4月的16.8%以及市場預期值6.6%。進出口相抵,中國出現貿易順差為204億美元,高於上月的182億美元。
貿易數據的泡沫破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期中國海關收緊了對「熱錢套利」的監管。我們的研究也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中國貿易數據的異常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境內外套利導致的。
分類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同比下降1.6%,上月為下降0.1%,對歐盟的出口下降了9.7%,上月為下降6.4%。對香港、東盟以及臺灣的出口分別同比上升了7.7%、10.5%和26.7%。
從進口總量來看,鐵礦石進口同比上升了7.4%,儘管上月達16.4%,但總體表明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保持平穩。原油和銅進口分別下滑了6.0%和14.5%。大豆進口下降了3.4%,而上月下滑了18.4%。
經過季節調整的數據顯示,5月出口環比下滑了8.2%,進口則環比下滑了8.6%。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認為中國的外貿行業仍將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以及貿易摩擦的加劇。歐盟近期對中國的太陽能製品採取了徵收高額關稅的懲罰手段,而作為報復,中國也對從歐盟進口的葡萄酒採取了「雙反」調查。儘管這些產品佔整體貿易總量的比例較小,不斷上升的貿易摩擦對於中歐雙方來說都不會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儘管央行將人民幣的中間價一直設定在強端,但境內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匯率卻出現了走弱的趨勢。我們此前的研究表明,自去年四季度開始的資本流入導致了人民幣中間價走強,通過將人民幣設在強側,央行也避免了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否則過度干預則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伴隨著即期匯率的走弱,央行也可能開始保持人民幣中間價的穩定,甚至將中間價設在弱側,這也可能降低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我們維持此前的觀點,認為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將難以持續。今年以來,人民幣兌日元的升值幅度已經超過20%,同時本區域很多央行也在通過降息和貨幣貶值的方式來保持出口的競爭力,我們認為,這些政策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的出口數據中得到顯現,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就業市場將受到更大的壓力。
即便這樣,我們認為境內外的利差是造成強勁資本流入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國應該通過降息來收窄境內外的利差,從而減少熱錢流入,同時通過讓本幣貶值來保持出口行業的競爭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