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英教育與高考制度利弊談(圖)
今天(6月7日)是中國各地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第一天,對於參加高考的九百萬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這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是苦苦奮鬥十多年後的最後關鍵一搏。
但是這個中國年輕人一生中最關鍵的一搏,多年來卻受到許多中國人的批評,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要廢除高考制度。
許多對中國高考制度不滿的人認為,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其它許多國家的教育制度遠遠優於中國,尤其在中學升大學方面。
BBC中文網記者因此採訪了對中英兩國教育和高考制度都非常熟悉的馬良博士,身為英國百福集團總裁的馬良,同時兼任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新起點專項基金的副主任。
願望一致,目標不同
馬良博士首先對比了中英兩國的高考制度,他概括出三點:兩國在高考方面的願望一致、目標不同、問題相似。
願望一致是指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英國政府,都希望用考試制度選拔優秀人才,並通過考試制度來體現教育的公平性。
在目標方面,中英兩國卻不一樣,中國的目標是通過高考把品學兼優的學生送進好學校去;英國的目標是通過一定的考試制度,把各方人才送到相關地方去。
至於兩國遇到的問題相似,是指英國和中國都沒能夠解決貧窮家庭出生的孩子無法得到像富家子弟一樣的優秀教育的問題。
英國的優於中國的
雖然兩國的教育制度都各有利弊,但馬良博士認為,相比之下,英國的教育和考試制度都優於中國的。
首先是因為英國的考試制度歷史悠長,比較成熟;其次是對制度的形成,可以發表意見的人比較多,決策起來較為科學。
但是對於一些較激進的人士提出的廢除中國的高考制度的建議,馬良博士認為不可行。
馬良博士指出,中國的高考制度執行者在解讀和執行過程中使用的方式需要調整。
高考制度應該繼續,但與此同時,需要增加更多在選拔人才方面的補充手段,包括對高考落選者的補充篩選,以及讓優秀教授自己去中學挑選專業人才等。
誰綁架了學生?
由於英國的教育制度在全球高居前列,馬良博士向BBC中文網介紹了一些中國可以從英國借鑒的經驗。
首先是對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的決策方面要群策群力,英國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先進,用人單位的參與和意見比中國多,這樣會使考試制度更完善。
比如中國學生們現在選擇的熱門專業,5年後也許變成了冷門,所以專業的導向應該是高考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其次,中國學生應該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出路,中國高考的門檻要寬一點,所謂的「寬進嚴出」。
另外,全民對高考的態度必須正確引導,在英國,人們注重的是孩子的感覺,父母通常不會強迫子女學什麼。
但是在中國,在馬良博士看來,中國的孩子並不是像人們所說的「被高考綁架」,而是被高考所誤導的家長們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