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一下這世上最小國家 梵蒂岡(組圖)
梵蒂岡是坐落在義大利羅馬的一個城中之國。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聖彼得廣場
據說,公元前1世紀,耶穌遇難後,十二門徒之首的聖彼得(原名:西門巴約拿,彼得是耶穌給他起的名字,意思是石頭)為首創建了基督教會。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傳播到羅馬時,引起了羅馬統治者的極大恐慌,為了鞏固政權,尼祿皇帝從公元64年開始鎮壓基督教的傳教士,聖徒彼得作為教會的創始人,自然不能倖免,他被尼祿皇帝釘死於十字架上。據說他認為自己不配和耶穌那樣受刑,要求被倒釘在十字架上而死。死刑在尼祿的跑馬場執行,他的遺體就地埋葬。
由於信仰的力量無窮,基督教的教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信徒和傳教士不僅殺不絕,其影響力反而越來越大。彼得殉教後被後人尊為首任教皇,而之後的天主教皇都作為聖彼得的繼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現今在聖彼得的墳墓上建設了聖彼得大教堂。這是梵蒂岡最主要的一個建築。
聖彼得大教堂
教堂前面就是聖彼得廣場,廣場的建設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時間(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爾尼尼設計並監工建設。廣場周圍的巴洛克式環形迴廊,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圓柱,圓柱上面是140個聖人像。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迴廊上面的聖人像
聖彼得廣場迴廊上面的聖人像
聖彼得廣場迴廊上面的聖人像
聖彼得廣場迴廊上面的聖人像
聖彼得廣場迴廊上面的聖人像
廣場中央聖彼得的殉難處,是一根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的巨大的方尖碑。
聖彼得廣場
梵蒂岡的由來
根據歷史查證,古羅馬帝國的衰亡之時,羅馬主教利用政教合一的統治,掠奪土地,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當時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的梵蒂岡。後歷代教宗(教皇)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
直到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從此,「拉特蘭條約」 簽訂之日2月11日,作為了梵蒂岡的國慶日。
梵蒂岡是政教合一的天主教國家。
面積:0.44平方公里。
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人口:根據2011年人口統計,持有梵蒂岡護照的公民572名,其中男性公民540名,女性公民32名。其中含:外交官306名、瑞士衛隊86名、樞機主教73名、平民31名、修女1名。持有梵蒂岡護照的五百多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岡。梵蒂岡的公民人口不是嘿咻之後而產生,而是教廷根據需要,在全世界的信眾中聘任,受聘者要放棄原國籍,加入梵蒂岡國籍。解聘後再恢復原國籍。所以其國民有流動性。除了本國公民外,梵蒂岡還有221名非公民,主要是傳教士、神職或者修女。
國徽:即教皇徽,是梵蒂岡城國的標誌。為盾徽。盾面為紅色,其上有兩把交叉著的鑰匙和一頂羅馬教皇的三重冠冕。紅色在歷史上曾是天主教教堂的顏色;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兩把鑰匙傳說是基督交給聖彼得(耶穌十二門徒之首)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三重冠有政教合一的象徵,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有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權,三權歸一,所以皇冠為三重。
國旗:呈正方形,由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個豎長方形組成。傳說金黃和銀白兩色是耶穌12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右側的白色中,繪有教皇保羅六世的皇徽。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在聖彼得的墳墓上建設聖彼得教堂,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大教堂,並於1506年破土動工。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才正式宣告落成,稱新聖彼得大教堂。這是世上最大的教堂。是全世界基督徒朝聖的精神中心。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門前左邊樹立著聖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帶微笑,右手握著耶穌回天國前交給他的通向天堂的2把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聖旨。
聖彼得
教堂門前的右邊豎立著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據說那是耶穌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羅。而他曾是在耶穌回天國之後,反對和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之一,後來在路上,被耶穌用光芒罩住並與之對話,重新認識了真神耶穌。保羅從一個禍害天主教的人轉變為天主教最重要的傳道者。
保羅
此時,聖彼得大教堂前正在為教皇下午要主持召開的活動做著準備。
聖彼得廣場
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依次排隊等待主教的祝福。
在教堂中門前的十字架。
在大教堂左邊的大門有教皇衛隊守衛。他們手中的長戈和身穿的制服是米開朗琪羅500年前設計的,一直沒有改變。衛士們都是瑞士人,據說在16世紀初教皇受到了羅馬帝國的進攻,為了保衛教皇,100多個瑞士衛兵全部戰死在教堂外,當時的教皇非常感動,於是決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衛兵保衛教堂。
走進教堂門口後的右邊走廊裡,有米開朗基羅24歲時雕塑作品《聖母哀痛》。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致。據說為防止有人對作者的質疑,米開朗基羅在作品的胸前刻上了自己的姓名。
500多年前的米開朗基羅,才華橫溢,深受教皇賞識,參與主持了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據說今天有人在米開朗基羅一生遺留的大量各種設計圖紙中,發現了直升飛機的設計圖。因此有人說他是從未來穿越時空到過去的人。
教堂中聖彼得的銅像,手握耶穌交給他的2把天堂門鑰匙。據傳人們觸摸耶穌銅像伸出的右腳,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運。所以它的右腳已被磨損得明顯小於左腳。
聖彼得
側面有多個小殿堂。有精美的壁畫與雕塑。
教堂內的大殿堂,長186米,總面積15000平方米,據稱能容納6萬人。為了教廷的活動,已擺滿了椅子。
聖彼得大教堂
教堂的中央,上有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拱形圓頂。下有另一位設計者貝爾尼尼雕制的青銅華蓋。這是教皇的祭壇,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援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青銅華蓋之下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為朝聖者舉行彌撒。在此中心的地下正是聖彼得的陵墓。
殿堂內守護著聖水的小天使。
殿堂內宏偉、精美,令人驚嘆。有各種雕塑與壁畫。
教皇是耶穌在世的代表。殿內有關教皇的雕塑很多。
參觀行程時間有限,這些照片拍攝的很倉促。聖彼得大教堂內照相是不能使用閃光燈與三腳架的。另外我去的那天由於下午新教皇要舉行活動,所有參觀活動都被壓縮到上午。所以人滿為患,我只能跟著人潮隨走隨拍。
梵蒂岡的教皇是「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終身制任職。新任教皇的選舉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才舉行。新任教皇必須得到由紅衣主教團2/3以上的選票才能當選。
但是今年本篤十六世宣布因身體原因於2月28日辭去教皇一職,這令其成為600多年來首位主動退位的教皇。
2013年3月13號,梵蒂岡在115名紅衣主教的秘密投票中,來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樞機主教伯格里奧,以77票當選為第266任羅馬教宗(教皇)。
過去羅馬天主教宗(教皇)都是歐洲人,這也是歷史上首次,由來自美洲的樞機擔任教宗。雖然新教皇出自阿根廷,但他父母都是義大利的移民。
新任教皇
樞機——教宗(教皇)的參議會。其成員樞機主教均由教宗選拔任命。負責協助教宗處理事物和選舉教宗。
第266任新教皇,來自阿根廷的紅衣大主教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也是一位樞機主教。
作為樞機,他以謙虛、忠於教會訓導和促進社會正義而出名。他以簡單的生活獲得的謙虛的聲望。他寧可住在一個小簡陋的房間裡,而不願意住在豪華的主教公署。他辭退了自己的私人司機,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同時自己下廚做飯。當選教皇后他也不願穿教皇的皇袍,出門不要教皇顯赫的保鏢。認為自己是上帝教化人民的工具,要平民化,深入平民,接近平民。這點與以往教皇大有不同。
目前,梵蒂岡是唯一與中國大陸沒有外交關係的歐洲國家;也是唯一與臺灣保持著外交關係的歐洲國家。
梵蒂岡反對節育和墮胎,這與中國大陸的計畫生育國策不符。
另外,組織上各地的主教需要經教皇任命,而大陸採用自辦教會的方式,堅持不讓梵蒂岡插手。
中國政府已經表示,只要梵蒂岡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願意和梵蒂岡發展友好關係。由於大陸的教徒信眾有幾千萬,而梵蒂岡新上臺的新教皇又非常開明,看來發展雙邊的外交關係的可能將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