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的源頭是什麼?(組圖)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獨尊儒術開始,歷代封建統治者把「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說成是孔子制定的法則,強調君、父、夫三者的絕對權力,這是對孔子學說的歪曲,使孔子學說成為僵化的教條。實際上,孔子雖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的話語,但從未把君臣關係絕對化,孟子更把君臣關係定位為人格平等的關係。孔孟學說的思想源頭是堯舜之道,我們要瞭解真正的孔孟之道,不能聽漢之後歷代學者的一面之詞,而是要探本溯源。

         

使九族和睦影響天下百姓 堯: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堯是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名放勛。他是一位集仁德和智慧於一身的偉人。連措詞嚴謹的《史記》也用這樣的筆墨來形容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月。」又說他「富而不驕,貴而不舒(放縱)」。

堯在帝位時的國號叫陶唐,故後人稱他為唐堯。堯在位共70年,退休後28年逝世,壽過百歲。堯的政績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親九族,合和萬國。堯以身作則,首先使自己的九族親善,受其影響,朝廷百官也致力於和睦九族,從而使天下百姓也蒙受教化,直到使天下萬國的人民都變得和睦融洽。第二,任命羲和制定曆法,「敬授民時」,告訴百姓播種和收穫的季節。第三,對百官要求嚴格,使他們各盡其責,於是各方面都呈現出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第四,將帝位傳給賢人。因堯的長子丹朱為人「頑凶」,堯決定不把帝位傳給他。群下推薦共工,堯說共工這個人好誇誇其談,做事不循正道,也否決了。他想從四位諸侯長中選出一位作繼承人,但他們都說自己無德無能,不敢接受。於是堯說:「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人便把當時在民間的單身漢舜推薦上去,堯試用舜三年後,發現他很有成績,便正式讓他「攝行天之子政」。

堯在選擇繼承人的重大問題上做出了大公無私的抉擇,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他把權力交給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如果他把權力交給不肖子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說:「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可見堯的胸襟是多麼廣闊。堯對天下百姓猶如家人,天下百姓對他也尊敬有加。堯逝世後,「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

堯在把帝位傳給舜時,對他說:「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啊!上天的使命已經落到你身上了,無論做什麼事,你都要堅持中庸之道。如果天下百姓都陷於困苦貧窮,上天給你的祿位就永遠地終止了)。」

後來舜把天下重任交給禹時,也說了同樣的話。

20歲就以孝順聞名於世 舜:以孝征服天下人心

與堯生於帝王之家不同,舜只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兒子。舜名叫重華,其父瞽叟是個盲人,舜的母親死後,瞽叟又娶了一個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叫像。

他的父親不講道理,後母很偏心,像傲慢無禮,都想把舜置於死地。而舜對父親和後母都十分孝順,對弟弟也很關心,隨叫隨到,這就讓父母和弟弟找不到殺他的藉口。

從20歲開始,舜就以孝順出名,三十歲時被四位諸侯長推薦給堯。帝堯試用舜時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以觀察舜治家的能力;又讓他的九個兒子與舜交往,以觀察他處理外事的能力。舜在家族中的行為非常嚴謹,「堯二女不敢以驕貴,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的九個兒子在舜的影響下也變得厚道穩重。舜的行為還影響了周圍的人,很多人都願意和他做鄰居。舜在哪裡住上一年,哪裡就會形成村落;住上兩年,就成了市鎮;住上三年,就成了城市。堯表彰舜,並賜給他衣服、琴、牛羊等物,還為他修建了糧倉。

舜的際遇令其家人尤其是像十分嫉妒,他和瞽叟合謀想害死舜。一天,瞽叟讓舜到倉頂上抹泥,舜上去後他把梯子拿走,在底下放火,舜靠兩頂草帽從上面跳下來,才沒被燒死。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知道他的企圖,便在井中挖了個逃生通道。待至井挖深了,瞽叟和像便一齊往井裡填土,以為這一次舜必死無疑。事後便迫不及待地分舜的家產。瞽叟要舜的牛羊和糧倉,像要舜的房子、兩個妻子和那把琴。當像得意洋洋地走進舜的房子,坐在裡面彈琴取樂時,沒想到舜這時回來了。像既驚愕又尷尬,說:「我正在想你想得很傷心呢!」舜說:「是啊!你我的兄弟情誼是不錯的。」舜若無其事,侍候父親依然恭謹,對待弟弟依然友愛。

後來,堯讓舜制定人倫禮儀,教化百姓,百姓都樂於遵從。堯又讓他入朝治理百官,百官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堯又讓他負責接待四方來賓,而舜能使各地來賓心悅誠服,對他十分恭敬。堯又讓他視察山川水澤,正好遇到暴風雷雨,而舜竟然不迷路,使堯覺得不可思議,便讓舜代行天子之政。攝政期間,舜向諸侯們頒布新曆法,統一樂律與度量衡,到各地巡視,把中國劃分為十二州。他發現讙兜、共工、鯀不稱職,三苗氏在江淮、荊州一帶作亂,於是向堯建議,把讙兜流放到崇山,把共工流放到幽陵,把三苗遷往三危,把鯀發配到羽山。懲辦了這些罪人,天下人都感到心服。

堯逝世後,三年守喪結束,為了讓位給丹朱,舜躲到黃河南邊。但前來朝貢的諸侯們都不去丹朱那裡而到舜這邊來;打官司的人都不去找丹朱而去找舜;唱頌歌的不歌頌丹朱而歌頌舜。舜覺得這是「天意」,於是回到都城即天子位,這時他已經61歲了。帝舜的國號為有虞,故後人稱為虞舜。

舜治天下重用賢才。當時禹、皋陶、契、後稷、夔、垂、益等人雖在帝堯時已被選拔任用,但還沒有明確的分工。舜根據他們的長處,讓禹擔任司空,負責治水;讓後稷主管農業,播種百谷;讓契當司徒,對百姓進行倫理教化;讓皋陶當大法官,主管刑罰;讓垂管理百工事務;任命益為「朕虞」,主管山林畜牧;任命伯夷為「秩宗」,主管禮儀;任命夔為「典樂」,主管樂律。舜規定百官三年一考核,通過三次考核決定其升降。由於人盡其才,天下大治,史稱「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在帝位共39年,他到南方巡狩時,「崩於蒼梧之野」。因舜之子商也不肖,舜生前也像堯一樣把禹定為自己的接班人。

孔子從堯身上總結出「仁」的含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對堯以天下百姓利益為重的仁德和「以禮讓為國」的精神,孔子讚不絕口,他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從唐堯的身上,孔子總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的含義。有一次,子貢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回答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哪裡止是仁呢,那一定是聖了!堯和舜都擔心做不到呢!仁是什麼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情選擇一些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的方法之一了)。」

孔子認為舜能用賢人改變社會風氣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孔子對舜的品德和善於用人特別欣賞,他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不與焉(舜和禹真是崇高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一點也不為自己打算)!」又說:「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舜的賢臣當然不止五人,孔子認為舜的用人方法是「舉直錯諸枉」,意思是把正直的人提拔出來,其位置在邪惡人之上。只要君主這樣做,就可以「使枉者直(使邪惡的人變正直)」,所以孔子說:「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用人得當的前提是要知人,孔子認為知人就是「知」(即智),如果不知人,就談不上「知」,正如禹所說的:「知人則智,能官人。」舜有知人之明,作為元首,他以選人用人為急務,「不為叢脞」(不關注瑣碎小事),使百官各司其職,然後根據其政績進行賞罰,真正做到「無為而治」。難怪孔子讚嘆道:「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自己從容安靜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干了什麼呢?莊嚴端正地坐在朝廷罷了)。」

「孝」是舜最崇高的品德,他的「孝」感動了天下人,感動了堯,如沒有這樣的品德,眾人不會推薦他,堯也不會接受他。孔子從舜身上看到了「孝」對穩定社會、教化人民的重要性,把孝道作為倫理道德的核心,作為「仁」的基礎,可見孔子提倡的孝道也來源於虞舜之道。

孟子「言必稱堯舜」

毫無疑問,堯舜之道是孔孟學說的思想源頭,韓愈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中庸》稱「仲尼祖述堯舜」,《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孔子把堯舜之道總結成以「仁」為核心的學說,孟子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加以發揮,指出堯舜之道是實行「仁政」的「王道」,實行「仁政」的最終目的是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為了滿足君主一人的慾望。應該說,孟子的思想更能代表堯舜之道。

堯舜把帝位傳給有道德有能力的賢人而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是他們最偉大的地方,也是使天下繁榮發展的根本所在。孔子對他們這樣大公無私的品德極為讚賞,但沒有作出進一步闡述。而孟子緊緊抓住這一點,圍繞如何建立理想社會,對君臣關係以及人民、社稷、君主的關係進行討論。

對於君臣之道,孔子曾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則認為:「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意思是說,君有君的道義,臣有臣的道義,堯和舜之間的關係是後代君臣處理君臣關係的榜樣。不能像舜侍奉堯那樣,是不禮敬他的君主;不能像堯善待百姓那樣治理天下,是殘害他的百姓。孟子認為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孟子又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陌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還認為大臣不稱職應當罷免,君主不稱職也要撤換。齊宣王曾問與王同姓的卿應當如何對待君主,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齊宣公一聽,勃然變色。

對於君主和人民的關係,堯舜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就是把天下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慮個人的利害得失。堯之所以不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而傳給與自己毫無關係的舜,就是不想「病天下而利一人」。舜以堯為榜樣,也做出了大公無私的決定。孟子直接繼承了這種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這本是堯舜之道和孟子思想最光輝的一頁,卻因觸及封建統治者最敏感的神經,被歷代帝王視為異端邪說,以致後代儒家學者大多不敢提及,連韓愈在闡述從堯舜傳至孔孟的「道統」時也不提這一點,嚴重歪曲了堯舜之道和孔孟思想。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

春秋戰國時期,流行以力服人的「霸道」,堯舜時期以德服人的「王道」被諸侯們忘得一乾二淨。孟子認為,用「霸道」只能使人力屈而服,但並非心服,用「王道」才能使人「中心悅而誠服」;用「霸道」只能強盛一時,用「王道」才能長治久安。他說,「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又說:「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指出,推行仁政必須從發掘和培養人的善性開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就是人與生俱來的善性,人性之善包括「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四端」外發出來,便是仁義禮智,把它擴展到社會上,就是仁政。因而「性本善」就是仁政的基礎,實行仁政離不開善。堯舜一輩子好善言行善,推行善政善教,為後人作出了表率。孟子說:「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又說:「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幾乎沒什麼不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可見舜對善言善行是多麼熱衷。

孔子把堯舜之道總結成仁學,有子稱「孝弟」為「仁之本」,而孟子認為「孝弟」就是堯舜之道,因為堯舜推行的仁政離不開仁義禮智,而仁義禮智本質上就是「孝弟」。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仁的實質是侍奉雙親;義的實質是順從兄長;智的實質是懂得這兩者並且不放棄;禮的實質是調節、修飾這兩者)。」當曹交問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為堯舜時,孟子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舜能使「天下大悅而將歸己」,靠的就是他的「大孝」,「舜盡事親之道而瞽叟底豫(高興),瞽叟底豫而天下化,瞽叟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在孟子心目中,「孝弟」就是堯舜之道,只要做到「孝弟」,人人皆可為堯舜,一點也不難,難怪他說:「夫道(指堯舜之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

孟子認為,在夏、商、週三代,堯舜之道相傳不熄,到了春秋幾乎斷絕,幸好有孔子把它繼承下來。

本文留言

作者鐘葵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