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實拍美國式"春運"(組圖)
40天,近30億人次,「中國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週期性的人類大遷徙。
飛機、火車、汽車、摩托車,儘管交通工具各異,但所有在路上的人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回家過年。
美國人沒有春節,但是有感恩節、聖誕節、元旦。這三個節日幾乎是連在一塊,而和家人團聚共度佳節的習慣似乎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每年的12月10幾號,到新年1月的10號左右,也是美國運輸業客流相對集中的時間段,可以說也算是美國的「春運」吧
所以,每到年底的節日季節---感恩節、聖誕節,再加上元旦,美國也會出現人流密集的出行高峰期,也算是美國式的「春運」吧。我因為居住在紐約,本身紐約居民就多達800萬,加上節假日來旅遊的遊客多,紐約同時也是交通樞紐,所以我也看到過美國過節時「人山人海」的「盛大場面」。
另外就是孩子們放寒暑假,全家出遊的黃金季節,也是路上人多的時候。
但是,不管如何,美國人出行,不會出現特別擁擠無序的狀況,我和紐約立信旅遊集體的老總李立請教討論過,也問過一些老美朋友,美國的「春運」情況。
美國機場在客流集中的感恩節、聖誕節時,也常常有人滿為患的時候
短途基本靠車
美國鐵路並不發達,一般情況下,只在需要夜間趕路,白天到目的地活動的時候,比如出差或旅遊,才會乘坐火車。
2011年元旦,在曼哈頓車站,等候乘坐火車的旅客
一般情況下,美國人出行,路程不是太遠就會選擇自駕開車。
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一點也不誇張。平均每個美國人擁有1.3輛汽車,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車,還有些家庭會有好幾輛車。所以,車不是問題。
而且,美國的公路四通八達,還有很多高速公路不收費。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自己開車,不擠又自由,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也不怕買不到票。
美國汽車協會估計,在每年的感恩節至新年期間,6000多萬美國人會旅行90公里以上,其中超過90%的旅客駕駛私家車。
美國每年感恩節路上都有好多車,政府會提前提醒市民分散出行
長途主要靠飛
美國的民航發達,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基本都可以坐飛機抵達。很多中等距離城市間幾十年前就已實現了民航班機公交化,先登機後買票,方便無比。一些大中型城市,飛機往返才次數很多。
另外,美國的機票比較便宜,比大巴車貴但比火車便宜。從東北部城市芝加哥到東部城市華盛頓1300公里,正常機票價100美元,淡季票價僅50美元。我們有時候去邁阿密,飛機往返才兩三百美金。
所以在美國500公里以上的長途旅行,人們一般會選擇坐飛機出行。
美國航運公司,在出行高峰期時的調控辦法其實十分簡單,也十分有效。民航和其他運輸公司都是與政府毫不相干的私營企業,他們普遍採用提前訂票辦法,以便掌握旅客流量,調整運力,儲備物資設施甚至服務人員(臨時工,放假學生為主)。
因為除了開車,基本就是坐飛機,而買機票早就是實名制,所以也不存在「黃牛」的問題。
美國的機場,每到出行高峰期,也是人滿為患,不過基本還算有序
就算人再多,機場的安檢工作也不容馬虎
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是大包小包,行色匆匆
訂票還是靠「提前」
美國政府常常在節假日出行高峰期來臨之前,就會號召民眾提前做好出行準備。航空公司也會有相應的優惠措施,鼓勵民眾提前預定機票。
準備休假探親回家的人大多早在三個月甚至半年前就預定了自己的機票或者車票,訂票時間越早票價越低。
比如,我們要在聖誕節期間出門,往往半年前就開始計畫,否則買票就會比較麻煩,而且票價也貴了。
有的人甚至會提前一年就定好計畫,買好機票。
有時需要轉機,中間等候的時間可能會很長,疲憊的人們席地而臥
和我聊天立信旅遊集團老總李立先生的說,美國人習慣什麼事情都計畫好,有的人今年感恩節剛過,就預訂了明年感恩節的機票。
怎麼樣,夠提前的吧。
如果臨時買機票,多數也買得到,不過會比平時貴很多。比如,紐約飛拉斯維加斯,提前幾個月訂可能只要200美金,但著急的話可能就要1000多。
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對於沒票又急需機票的旅客,航空公司會通過廣播或其他辦法,代其聯繫願意轉讓自己機票的旅客,受讓旅客要支付比預定機票貴三到四倍的票價,而轉讓機票的旅客則能獲得一張免費任意機票(可在全國任意兩城市間旅行一次),買的解急,讓的高興,航空公司也賺了,皆大歡喜。
旅途中,最常見的就是焦急等候的表情,這一點也許哪裡都一樣
也有人自得其樂,安心等候
也可以三朋四友一起玩打發等車的難熬時間
美國沒有戶口,過節不用扎堆趕路
美國不存在「戶口」,只要你願意,你到哪裡,只要有住址,即使沒有工作,也馬上成了「當地人」,參入當地的政治和社會活動,享受和當地居民一樣的福利待遇。
所以對於美國人來說,可以任意扎根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生活有著落,可以任意舉家搬遷到別的州。因此,也就減少了節假日歸鄉團聚的集中人員流動。
而且,美國人口城市化率非常高,真正的農民很少,不需要出去打工。所以不存在像中國一樣許多農民工到南方或北方進城打工的問題。
2011年元旦,我在曼哈頓車站,不管在哪裡,到處都是在電話上的人,等車是更有理由電話上聊天
當時好奇,這麼多人都是要去哪?於是,我問一些人當天出行的目的。
有些人是外出看朋友,有些人是回家。
等車累了,就這樣吧,沒人介意,大家都理解,出門在外,保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