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中的「水份」(圖)

如果把哪些國家提供部件和服務納入中國的進出口中計算,那麼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減少1/4。

這個結果是OECD旗下智庫和WTO一個聯合研究項目的關鍵性發現,呈現了在已經建立起全球供應鏈的今天,潛在的國際貿易活動更為真實的圖景,因為在製造過程中,每一個中間部件都可能跨越數個國家。

這個研究發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通過證明提高進口壁壘其實是各國政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能有效降低貿易保護主義的政治壓力。因為各國政府如果這樣做,它們也可能在損害自己的出口和競爭力。

據路透報導,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表示,附加價值法挑戰了關於國際貿易的傳統認知。「今天,我們必須認識到,商品和服務都是‘世界製造’的。」

這個研究發現很可能對人民幣未來的匯率走勢有著微妙的影響,因為美國政府經常用中美間的貿易順差來施壓人民幣升值。

Gurria表示:「(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是不大重要的,不大相關的。」而WTO總幹事Pascal Lamy則表示,新的研究數據顯示,過分關注雙邊的貿易狀況是「沒啥意義的」。

Lamy還表示,貨幣升值對一個出口國的影響,可以通過簡單地計算損失競爭力的觀念,在今天複雜的國際貿易關係中,是不正確的。「這些數據(損失的競爭力)的變化只是判斷問題的其中一個材料,你還必須仔細分析這些數據被干擾的程度。這就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了。」

蘋果的例子

中國出口的蘋果手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闡明瞭按照哪些國家提供部件或服務計算,拆分各小部件的價值所在。

2010年,一臺iPhone的出廠價為187.51美元,這個數據將全部反應在中國的總出口數據中。

然而,實際上,根據iSuppli和Chipworks研究公司提供的數據估計,臺灣是其中20.75美元的發源地;德國是16.08美元;韓國是80.05美元;美國是22.88美元;包括日本的其它國家是47.75美元。

而且,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為了跟蹤附加值的發源地,其實還需要整條供應鏈的信息和供應鏈的供應商的信息。

通過把這些繁多的數據蒐集組織起來,WTO和OECD第一次分析性地刺穿了附加值貿易的真相:2009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將從官方數據顯示的1760億美元縮小1/4,至1310億美元。

這部分「流失」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美國對韓國、日本和其它亞洲國家的貿易逆差,因為主要由這些國家給中國提供組裝產品的部件。

基於相同的原因,從附加值貿易的觀點看,日本對中國和韓國的貿易順差幾乎會完全消失,因為日本對中韓出口的晶元和其它部件並沒有在中韓形成最終消費。

WTO和OECD的研究發現了一些其它東西:

美國替代德國成為法國的最大附加值貿易夥伴國,包括進口和出口;

按照附加值貿易的觀點,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會馬上轉變成貿易順差。因為德國向美國出口汽車的1/3附加值是通過第三國出口實現的;

中國電子產品出口的40%附加值其實都是幫國外在出口。

因為中間部件(服務)佔全球商品貿易的60%之多,OECD和WTO希望新的數據能緩解出口國和進口國之間的矛盾,降低貿易門檻。

OECD表示,簡化海關和邊境的行政流程就可以降低貿易成本10%。

傳統的貿易數據顯示,服務貿易只佔全球貿易的20%。但如果按照附加值貿易計算,OECD成員國的服務貿易佔比約為50%,因為像軟體和設計之類的服務越來越多被嵌入在工業品中。

研究還顯示,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和儲蓄水平對該國的貿易狀況仍然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