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公務員出身平民」是障眼法

近日,國家公務員局負責人表示,據對中央機關招考近3年來的錄用情況統計,新錄用人員中6成左右來自於工人、農民家庭,再加上來自教師、醫生、個體經營者、自由職業者等家庭的人員,新錄用的來自普通家庭的公務員達到了90%左右。(1月8日《新華網》)

這個新聞出來後,微博上吐槽的不少。這裡簡要解讀一下「九成公務員出身平民」背後的兩層含義。其一是字面意義,即這些新錄用公務員的確出身普通,「與人民群眾有天然的感情」,公務員考試平等公正。第二,由於是國考,招錄面對全國,即可反向推斷出「全國九成是普通家庭」,並非傳說中的「官多為患」。

數字,不過是一種工具,它所能夠體現的含義,全在於人類如何發布和解讀。國家公務員局此舉,不過是障眼法罷了。 

首先,這個「九成公務員出身平民」指的可是中央機關的國家公務員,而且還是近3年錄用的人員。根據近年數據,中央及直屬機構每年不過招收近1.6萬名公務員,而全國每年新增公務員在15萬人左右,「國考」人數不過是全國新晉公務員的1/10,其出身根本無法代表全國公務員家庭背景。

要知道,真正引發人們質疑的,往往是一些基層公務員招考中暴露出的權力交易,如山西長治公務員招考舞弊案、廣東中山「改分書記」案等。如果國家公務員局希望證明公務員考試平等公正,可否公布全國各地、各級招考錄用公務員家庭背景?僅公布中央機關公務員身份,遠遠說明不了問題。

其次,我國有700萬左右公務員。這700萬「鐵飯碗」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4億中國人口比起來,官民比例不過是1:191,和美國的1:12,日本的1:28比起來微不足道。難怪不少媒體拿著這個數字說中國官員人數不多。

但是,中國還有4000萬事業編製人員,也是要吃財政飯的。把他們算進來,官民比一下就變成1:29了。更關鍵的是,衡量官員人數多不多,政府大不大,可不是靠官民比例就能說明的,而是要看「政府規模」,即政府行政管理費用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世界上多數國家在5%以內,而我國由於缺乏統計資料,說法不一,《法制晚報》曾經報導為40%左右,即便按照財政部2011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決算表,累計一般公共服務及其它大類中的事務性支出,也佔全國財政支出的10%以上。

「九成公務員出身平民」的背後,實際上潛藏著更大的疑問,不知國家公務員局的工作人員,能否繼續回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慧翔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