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傳統舞樂習俗(組圖)
回族由於宗教等原因,不善歌舞,但在民間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小樂器及少量的民間樂舞。
回族民樂樂器有一種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別喜愛的一種民間小樂器,俗稱「口琴子」或「口銜子」。
口弦有兩種,一種是鐵製的,一種是竹製的。鐵口弦在其他民族當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較多。
竹口弦,顧名思義是用竹子削的,看起來簡單,但做時頗講究工藝。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選來,切成長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鍋裡炸一下,然後拿出來用刀精心去削。這樣做出的口弦,珵亮光滑,結實耐用,不易破裂;從效果上看,音量適中,清脆柔和。
回族姑娘製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長,一頭小,奏時左手捏住弦尖,將舌簧的一端輕輕含入雙唇間,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絲穗子,均勻地扯動,使口弦簧產生一種「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聲音。口弦,沒有什麼明顯的音調,主要是姑娘通過口形、氣力、節奏等表達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
回族姑娘一般都隨身帶著心愛的口弦,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姑娘還喜歡把口弦當做裝飾品,拴在胸前第二個紐釦子上,一有機會就彈起來。有的獨自坐在家裡解悶、消愁;有的兩人坐在一起抒發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賽,彈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調。如珍珠倒捲帘、駱駝鈴、五哥放羊、腳戶歌等等。
關於口弦,在回族民間有許多傳說,寧夏六盤山地區有一個故事講到,早先,有一個財主看上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有對象的回族姑娘,要強迫結婚,姑娘不從,財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並使她變成了啞巴。這個姑娘就用竹子做了個口弦,向眾青年和鄉親們控訴財主的罪惡。後來姑娘們為了紀念她,人人都做了個口弦。
過去,回族婦女由於受到宗教教規的約束,不許出門,不許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談情說愛。她們經常被關在家裡,心情壓抑、煩悶,所以就用口弦來解憂消愁。現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回族姑娘高興了就用口弦彈奏逗趣。有的以彈口弦為號子,還找男朋友約會哩。
回族群眾還有一種喜愛的樂器叫牛頭塤,回族群眾俗稱「哇嗚」或「泥簫」,是用黏合力強、結實耐用的黃膠泥製作的一種民間小樂器,古代稱它為「塤」。據史書記載:「塤,古代一種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大如鵝蛋,形如秤錘,上尖下平中空,頂上一孔為吹口,前面四孔,後面三孔」。封建時代早期宮廷樂隊中曾使用過此種樂器,以後逐漸消失,且在民間演奏中很少見到。
回族人民在與其他民族的長期雜居相處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樂器的啟發,根據古代塤的基本原理,結合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實踐中創製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間樂器牛頭塤,使之代代流傳下來。
牛頭塤製作簡單,取材方便,普及性強。回族聚居區七八歲、十一二歲兒童,都喜歡用泥做牛頭塤,他們只要有時間,就挖一塊膠泥土,用水攪拌揉成泥球,然後做成圓形、雞蛋形、蝴蝶形、魚形、牛頭形等各種各樣的,待晾硬後用一根粗鐵絲或粗芨芨桿,鑽幾個小孔。有一個吹口,有手按的四個小口。
牛頭塤音域在五度以內,音階排列為1 2 3 4 5,能吹奏一些簡單、緩慢的曲調,如《北風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間小調等,還能用它學鳥的叫聲。在農村有的回族青年約會時,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頭塤,女的彈口弦向他表示,完了兩人就出去相會。
回族民間音樂舞蹈
回族的音樂舞蹈,與其他少數民族如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等相比,差距雖然很大,但也有本民族的一些特點,需要認真地發掘整理。就回族舞蹈來說,雖然受到伊斯蘭教的限制,但早在唐代,回族先民就跳西域樂舞,元代則更加重視回族的這一光榮的文化傳統,專門設立了回回樂舞機構,並且由回回人自己掌管,使回回樂舞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富有特色的宮廷舞,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到了明代,回回樂舞大膽汲取漢族舞蹈營養,取長補短,融合發展為回族民間廣泛流行的舞蹈《回回舞》。清代以後回族的舞蹈受到摧殘,逐漸銷聲匿跡了。但是從現在回族民間的一些舞蹈和根據回族民間舞蹈素材加工整理的一些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舞蹈來看,說明回族的舞蹈有一定的潛力,只要加強引導、挖掘、整理,還是能夠取得成績的。如現在寧夏回族民間流傳的《踏腳舞》、《湯瓶舞》;雲南的《田龍舞》;甘肅的《念舞》、《坐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流傳的《落蓮花》、《碟子舞》、《耍場》等,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
回族的音樂包括民俗音樂和宗教音樂等。回族的宗教音樂,既有伊斯蘭教音調的特點,又有回族自己的特點。因為我國回族伊斯蘭教分為「虎伏耶」、「哲合忍耶」、「尕得忍耶」、「格迪木」、「伊黑瓦尼」等教派,這幾個教派每日都用高亢、優美、洪亮的音調進行五次禮拜、主麻聚禮、三大節日會禮以及念班克等,特別是在讚聖,念班克、呼圖拜等時,旋律優美,聲音動聽。由於回族各個教派不同,歷代教主傳授的音調不同,加上有的教派在朝覲時還學習了阿拉伯國家的一些音調,這樣在回族內部,宗教音樂包括兩大類:一類叫葉門調,回族人也叫「穆罕麥斯」;另一類叫麥加調,回族人稱之為「麥達義合」。回族把這種具有濃厚的宗教音樂往往稱做音調,忌說唱曲子、唱經等。
回族除了宗教音樂外,還在傳播伊斯蘭教時,把伊斯蘭教教義編寫成壓韻詩文,並用回族民間傳統的一些曲調來吟誦,使之記得更清、更快,影響更深,目的是教誨人們遵信真主,與人為善,勿行惡事。如同心縣流傳的經堂歌《五更月》、《聯五篇》、《清廉才受真主惜》、《普賜今世》;平羅縣流傳的《勸善歌》、《穆聖讚歌》、《伊瑪尼歌》等,都配有民間樂調,還有蘇武牧羊曲、五哥放羊曲等,也有根據伊斯蘭教音調和民間曲調自己融合加工改編的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