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改革純屬空談?
在中國經濟改革這個問題上,看上去似乎又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週考察了廣東並承諾「改革不停頓」後,人們的期望被引燃。
其他人可能會問:何時開始的改革?
週末兩天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後,看起來似乎沒有提供什麼具體的政策線索。
這次重要經濟規劃會議閉幕後發布的公告再次用大量篇幅闡述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而很少提到政策細節。看起來我們可以預期現行政策會延續,暫時不會出現重大調整。
誠然,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至少正確地明確了改革的必要性。
上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出口同比僅增長2.9%,凸顯出經濟改革的必要性。隨著出口下滑,中國經濟需要一個新的增長引擎。
中國出口增速動輒20%以上的日子不太可能重現。成本的上升意味著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開始不敵成本更低的地方。比如,耐克(Nike NKE +1.11% )目前在越南生產的運動鞋比在中國內地生產的要多。
似乎人人都贊同的一個解決方法是,擴大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但這一點僅憑政策上的微調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中國經濟模式的痼疾是國有行業的主導地位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這種主導地位使資金流入國有行業和固定資產投資。
由此產生的經濟中,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佔的比重下滑至僅35%。相比之下,在美國,個人消費所佔的比重是中國的兩倍。
相比之下,投資在GDP中所佔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
這或許催生了一些驚人的經濟增長數據,但也帶來了眾多不良副作用。週日發布的公告中提到的一個問題是,過多資源被用於投資後出現的工業產能過剩現象。
不過,從中國眾多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到數百萬套無人居住的住宅,都可以體現出這種失真狀況。
這些微不足道的國內消費數據還常常被用來論證改革的深遠意義和國有部門地位的削弱。
然而,目前為止,中國當局似乎更關注於重新計算消費數據,而不是恢復經濟平衡。
國家統計局最近把政府和民間消費加在一起,發現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消費比重達到了55%。
雖然政府支出到最後確實有可能變成消費,但這一點還是不太可能讓人感到十分心安。
國有企業彌補低工資的一個辦法,是允許員工報銷一系列的餐飲和娛樂費用。根據一位同事在上海跟我所講,這並不是只限於高級管理人員。另外,此舉還規避了一部分更加繁重的個人稅率。
報銷費用這件事讓我想起上世紀90年代一些同事在我們證券公司日本辦事處的工作經歷。他們津津有味地回憶起泡沫時代的事情。那時候,不管是不是跟客戶一起消費,一個星期報銷五個晚上的娛樂費用都是可以的。
這種會計處理手段已經被嚴管了很久。日本及其企業經歷了多年的瘦身。
中國政府主導的經濟似乎也在享受它自己的信貸泡沫。但是,如果說低效國有企業的員工是在通過外出就餐拉動消費的話,那就很難保證中國經濟是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中國需要做的是證明民間消費正在增加。政府消費反倒有可能引起人們對花錢效率的質疑。
所以在中國近期信貸猛增的同時,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這一點並不讓人奇怪。
券商里昂證券(CLSA)在一篇策略報告中說,中國上市公司資本回報率已經從2007年的15.6%下降到2012年的10.5%。
提高企業花錢效率的一個辦法,無外乎就是引入競爭。電信、銀行等以國有巨頭為主的壟斷行業已經到了迎接新角色的時候。
提振民間消費的另外一個辦法是認真修改稅法。比如考慮到內地人在境外的巨額消費,削減多種銷售稅和奢侈品稅將鼓勵人們提高國內的消費比例。
至少有一些官員確實看到了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週末就有全國政協的一位高級委員呼籲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市場,讓民營企業進入。
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說,國有企業只應留在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但怎樣把這些關於大膽改革的言論變成實際行動,才是真正的挑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