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16國國際峰會計畫在2015年底前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條約談判,繼續引起德語媒體關注。《商報》強調,以美中兩大國之間的較量為代表,對未來市場的爭奪戰正進入白熾化階段,歐洲有可能成為看客。
週四(11月22日)一期的《商報》發表一篇署名文章指出,亞太16國欲建立全球最大自貿區;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4國(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甚至計畫明年就簽署自貿協定。老歐洲大有被排擠到一邊去的危險。在這一爭奪未來市場的涉及全局的鬥爭中,尤其在亞太地區,美國和中國已處於正面交鋒態勢:
亞太16國國際峰會
「是由美國還是由中國掌控亞太,事關大地緣政治。……美中兩國首先不是通過其軍力,而是通過其經濟力一比高下。各自的勢力圈要藉助自貿區得到保障,通過自貿區,各成員將優先獲得進入其他成員國市場的可能。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上,中國決定同另外15國談判建立自貿區。如談判成功,在一個生產總值達20萬億美元的經濟區內貿易壁壘將會消失,……沒有受到邀請的是美國。歐巴馬則在金邊峰會期間為自己的競爭模式—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做宣傳。該夥伴關係協定計畫於2013年底就問世,除美國之外,還包括亞洲、南美及北美的另外10個國家。假如韓國和日本也參加進來,其成員國綜合起來將代表著全球經濟總量的40%。而中國不是該俱樂部成員。……
「遏制中國的影響力,捍衛超級大國(美國)在亞洲的地位—
歐巴馬政府已將此作為其第二個任期的中心目標。……人們並不清楚,中國對自己提出的自貿區建議到底有多認真。許多跡象顯示,北京主要是為挖走美國可能的夥伴。中國的國家經濟結構在傳統上並不適應自貿協議:一方面,這個一黨專制的國家要保持對諸多重要工業部門的控制;另一方面,對其鄰國來說,中國之大早已難成一個平等的夥伴了。」
《商報》的文章最後指出,雖然日本和若乾東南亞國家同中國存有領海、領土主權爭議,但到底是美國還是中國能最終佔上風,尚在未定之數。在這方面,印尼是一個例子:
「多個東南亞國家也同中國發生領土爭議。但是,印尼貿易部長吉達(Gita Wirjawan)就表明瞭他的國家在(美中)這兩匹馬中將選騎哪一匹:他說,他懷疑美國的模式會對印尼有利,‘雅加達將把精力集中於那個選項上面’。」
風險大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會刊在「即時新聞」欄目上刊登一篇署名文章,也分析了美中兩國的競爭關係,強調指出,鑒於兩國在貿易和財政上已處於相互依存的境地,因此,美國在中國問題上勢將採取謹慎做法:
「雙邊貿易中的最大入超依然是同中國的貿易。因此,在未來4年,對歐巴馬而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為美國出口商開拓新市場;二是繼續對中國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行為採取措施。然而,由於雙方高度的相互依賴性,不能預期華盛頓會正式宣布中國為操縱匯率國,以便提高對中國商品的平衡稅。在世貿組織那裡同中國發生耗費巨資、不知會有何種結果的貿易衝突,同中國關係鬧僵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世界經濟之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