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清晨,5個流浪的男童依偎在一起,躺進垃圾箱裡,依稀看到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了,給了他們一包火柴,點燃了木炭,一氧化碳真溫暖啊,男孩和女孩幸福的在一起了……他們在飢寒交迫中「飛」向了天堂,遠離了我們。隨同這5個孩子遠離的不僅是生命,還有飢餓和寒冷,當然還有我們這個比這寒冷的冬天更冷的社會!
梁穩根「生1000次死1000次都希望在中國」的豪言壯語依然迴盪在廟堂。有人不禁要問:如果這其中有梁穩根的孩子,梁穩根還生生死死「希望在中國」嗎?
一、冬天裡的童話
逝者已逝,唯寄哀思--貴州畢節5名男童非正常死亡 (來源:天涯社區)
15日深夜,貴州畢節,寒流來襲, 5個10歲左右的男童在垃圾箱內,倚偎著、倚偎著、倚偎著,抱團取暖,劃燃了最後幾根火柴後,在微微的光芒中,弱弱的溫暖裡,帶著夢想和希望,結束了垃圾式生存,從此不再流浪……賣火柴的小女孩尚且還有最後一盒火柴,可以劃著點亮美好的希望與想像的溫暖,而5名男童卻只有又臭又悶又缺氧的垃圾箱。
看到這則新聞,首先讓人想到了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點火柴取暖最後凍死街頭的故事。不同的是,一個是存在於丹麥的著名童話裡,一個是發生在盛世中華里讓人心痛恥辱的現實之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寫的,而《垃圾筒裡的5個小男孩》又是拜誰所賜寫的呢?
令人鬱悶的是,不是說中國的孩子生來就享受各種福利保障嗎?不是說公安部民政部曾提出實現年底前全國街頭無流浪兒童的目標嗎?說得好好的,而現實怎麼會這樣呢?這種悲慘的事件,全世界還有哪個國家和社會有?難道我們所謂的社會保障和保護兒童都是中國童話?
說來真的慚愧,蓬勃發展的盛世,能擺出世界上最大的花籃,竟然不能為孩子遮蔽風寒。說來更加無恥,即使是在如此強烈反差之下,CCTV還要表示明年繼續進行幸福調查!
逝者已逝,生命不再,唯有祭之:孩子們,你們一路走好,但願,天堂裡沒有垃圾桶,沒有寒冷的冬天,那裡有溫暖的陽光和歌聲飛揚,在那裡,但願你們找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起用火柴劃亮天空,載歌載舞,找回屬於童年的快樂!孩子們,如果天堂太遠,你們稚嫩的翅膀無法到達,那麼希望你們這5朵還未得及盛開的祖國的花朵,能深深地埋在新聞聯播找的幸福之中。
諷刺,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度,充滿太多的童話情節:當我們痛心於北京民工子弟無學校可上的時候,中非希望工程主席盧俊卿宣稱,要在非洲投20億建一千所希望小學,口號是不能讓一個非洲孩子失學;當我們痛心於甘肅血色校車事件的時候,我們政府高調地進行贈送馬其頓校車儀式,而且質量上乘,聲稱要盡一個大國的國際責任。
其實,關於孩子的新聞事件,什麼血色校車、邵陽沉船、毒奶粉假疫苗等等,多如牛毛,見多不怪,漸近麻木。不過,有一個童話般的故事,令人記憶深刻,不妨趁此說說。記得去年5月湖南懷化,新晃縣田家小學免費午餐正式開餐時,記者新聞採訪的一幕。
記者:中午不吃飯,你餓不餓
小女孩:餓。
記者:那你會怎麼辦?
小女孩:唱歌!
記者:唱什麼歌?
小女孩:「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但願,我們的祖國也愛你們啊,我們的孩子......
童話是美麗的。童話般的中國,立了那麼多牌坊,切不能立成為孩子們的墓碑!
二、中國缺氧,社會漸冷
剛聽說這個畢節這個事件時,我就出離了憤怒,無法落筆。其實,前天就有人上來問我:賈也,你有沒有寫貴州畢節男童凍死的事件。
我說:沒有!他說:你要寫一個,表達一下你的態度。
寫一個?我都要對自己的「不合時宜」快要嗤之以鼻了,覺得是一種社會角色式的「精神錯亂」,就吃地溝油的賤命,操什麼中南海的心。對於裝睡的人群來說,吶喊是徒勞的,何況,這個世間,連為吶喊準備的樹洞,也越來越少了。
至於態度?我記得公安部民政部曾提出年底前全國街頭無流浪兒童的目標,如今這個目標已經減少了5個孩子的名額了。如果非要說出我的態度,這就是我的態度——他們減負了!
但是,我已為人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之常情,面對這樣的事件,難免會胸悶,心痛,最後,也不得不一吐為快。
這個事件的新聞調查發現:其實有很多人知曉這5名流浪男童露宿在垃圾箱附近的,沒有救助他們,也沒有通知社區來關心,而且習以為常,熟視無睹了。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事發地點竟離街道辦事處還不到100米,真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現在,我們面對5具孩子的屍體,說任何惋惜的話,都無濟於事了,逝者已逝,悔之不及。這不僅僅是政府責任缺失,而且是整個社會溫度的喪失。
我們大家的心都冷了,整個社會都冷卻下來,缺乏了必要的溫度,而且大家習慣於冷,以冷漠作為成熟的標誌,就像用冷漠來剝奪小悅悅的生命,當然也剝奪了這5名流浪男童!
魯迅《狂人日記》裡說「救救孩子」,雖然已過將近百年,但是,一直沒有多大改觀,中國一直流血,而且流的更多的還是孩子的血。更讓人感到失望的,這些流血事件,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這些孩子,他們有的乘坐在血色校車裡,有的擠在邵陽的沉船裡,有的坐在60年前的彞良老校舍前……但是永遠地定格生命逝去的那一刻!我看到汩汩流動的血。我們依然處在一個吃人的社會,一點都沒有變。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個民族的傳統,都已經堅守了幾千年,我們頓時數典忘祖了,已然不再。我也不知道,我們在進步,還是倒退。我眼前只有擺放好的花籃,有人聚集在一起,歌功頌德,在拍掌,拍了35次掌;在流淚,流了5次淚;在吟詩,幾度哽咽;在說黨員的老婆漂亮,表示1000次都要生在這裡死在這裡……就是沒有人說起老百姓「生非容易死不甘」的骨感現實。在這5個逝去的年幼的生命面前,我們任何歌功頌德,都顯得肉麻!
一個不能看護好自己孩子的國家是有問題的。希望這一悲劇,能讓全社會進一步正視我們社會的病症。
三、誰之過?誰之殤?
5個男孩被發現死於貴州畢節街頭垃圾箱內,是什麼讓他們躲在那裡取暖,最後窒息「悶死」,其實,比這寒冷的冬天更冷的,是我們這冷漠的社會!他們的離去,將我們都釘在了恥辱柱上。
血的教訓,孩子流血,大人應該汲取,認真拷問一下自己:
為什麼5個流浪的兒童沒人關愛呢?他們的父母呢?為何不監護?按理說,他們本該在給予溫暖的家裡,他們本該在父母的身旁撒嬌,他們本該在帶來歡聲笑語的學校裡。
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救助體系沒有發揮作用呢?不是說中國的孩子生來就享受各種福利保障嗎?這種悲慘的事情,全世界還有哪個國家和社會有?民政部門不是有流浪兒童救助站嗎?為什麼沒起任何作用呢?更為強烈質問:地方民政局的部門有沒有作為?民政局的官員們在幹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民眾對5個流浪的兒童熟視無睹?孩子的死拷問著每一個人,問問自己看到他們,我們會為他們做些什麼?是向有關部門上報了,還是上報到了社區?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都要認真反思自己,從自身做起,關愛弱勢群體、特別是兒童!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習近平先生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包括了「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共和國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重點保護的對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每一個人,當兢兢業業於此,切不能社會悲劇在孩子身上再重演!
我們需要努力,讓中國更美麗,總不至於留給他們一個污染的環境、一個冷漠的社會、一個腐敗的政府、一個失落的國家……救救孩子,也是贖我們的罪愆!
結語: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救救孩子!
貴州畢節垃圾箱裡睡著的5個孩子,見證了這個社會最悲愴、最冷漠的一面。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們只知道他們叫「中國孩子」,而我們每一個冷漠的成人,都是凶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