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古堰:造福蒼生兩千年

新津通濟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壩引水工程。其攔河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規模僅次於都江堰灌溉系統,已經為一方蒼生造福2000餘年。它在宋代的灌溉面積就達34萬畝,與近代通濟堰的規模不相上下。

通濟堰攔截大江

新津南河的夜色最是迷人。入夜,站在老南河橋上向東眺望,江天空闊處,橫亙著一道巨大的彩色「屏幕」,溢彩流光。這道「屏幕」其實是一道攔江大壩,它由一道道可以起落的閘門組成,閘門上聳立著一溜火柴盒式的操作房,可以很方便地調控水量。這就是通濟堰,最早創立於西漢的古堰。

通濟堰肇始於西漢,經唐代重建,宋代擴修,形成了延續至近代的渠首樞紐——包括攔河大壩、引水渠堤、通航水缺等工程設施的大致佈置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壩引水工程。其攔河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規模僅次於都江堰灌溉系統,已經為一方蒼生造福2000餘年。

在新津縣城東南修覺山下,南河、西河匯流處,有一道攔截大江的古堰,歷史上曾有六水門(亦稱六門水)、蒲江大堰、馨堰、遠濟堰、通津堰、通濟堰、桐梓堰等各種稱謂。

新津在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建縣之前,自秦以降,一直隸屬於武陽縣管轄。武陽縣轄地相當於今彭山、新津、眉山、仁壽(部分)、井研一帶,在秦時屬蜀郡,漢武帝以後改屬犍為郡。縣城設在今彭山縣江口鎮。武陽縣城在西魏文帝之前的六七百年間,一直是犍為郡郡治,蒲江大堰的興建,與武陽縣的這種歷史背景大有關係。晉代常璩《華陽國誌·蜀志》載:「武陽縣,郡治。有王喬、彭祖祠。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門。有朱遵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也說,武陽縣「籍江為大堰,開六水門,用灌郡下,」印證了常璩的記載。《華陽國誌·先賢士女總讚(中)》載:「朱遵,字孝仲,武陽人也。公孫僭號,遵為犍為郡功曹,領軍,拒戰於六水門。」

公元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趁天下大亂,自立為蜀王,次年四月稱帝,以成都為都城。武陽人朱遵時任犍為郡功曹,率領軍隊迎戰公孫述軍,戰死於六水門,民間為紀念他的忠烈而在六水門立朱遵祠。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史稱東漢紀元,在公孫述據蜀(25—36年)之前,六水門已經存在,由此可見,此工程必興於西漢無疑。

何謂六水門?《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奉常屬官有「都水、兩長丞」之說。三國時期曹魏人如淳作註釋:「《律》:‘都水治渠、堤、水門。’」可見,水門即水利工程。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門,從命名習慣上看,應該是西漢時期的水利工程。其樞紐取水位置在蒲江口附近,即後來所稱邛江(今新津南河)口。

幾次重修卓有成效

東漢建安年間,通濟堰迎來有史可據的第一次大修,組織者是時任犍為郡太守的南陽人李嚴。李嚴是蜀漢早期一個重要人物,曾為蜀漢政權作過貢獻,最重要的兩大政績都與新津有關:一件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鑿修覺山,這是341年後新津得以在六水門建縣的濫觴;另一件即重建通濟堰。據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研究員羅開玉先生考證:「蒲江大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門為其顯著特徵,即在渠首建有六個可上下開關的大的水門……它筑有壩堤,在壩堤上開水門。可據需要放水灌溉農田。這與當時西蜀普遍使用的無壩引水工程相比,甚為特殊。」這次重修六水門,在歷史上影響深遠,以至於宋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傳誤認為是李嚴創建了通濟堰。

《新唐書·地理志》有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益州長史章仇兼瓊開通濟堰之說,其實,這只是一次極其重要的重建。這次重建使灌區得到較大擴展,可灌溉農田16萬畝。通濟堰在歷史上長度最長時,當數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眉州知府句龍庭實將其修復時,堰堤「橫截大江二百八十餘丈」(約合860米,與民國年間實測南河河口段攔河壩全長800米的長度基本吻合);下設筒堰119處。百姓感其功,立廟祭祀。18年後的南宋興隆年間,範成大「訪故跡,壘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他不僅恢復了通濟堰攔河壩,還對渠道進行了整修。宋代,灌溉面積達34萬畝,與近代通濟堰的工程規模已不相上下,灌區的富庶不遜於成都平壩。明代對通濟堰最早一次大修是宣德七年(1432年),僅灌田25000餘畝。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維修的通濟堰,堰長僅80丈。戰亂後灌區萎縮,一般都採用無壩引水來恢復局部灌溉。

古堰何時生機盎然

通濟堰形成近代規模的渠首工程,始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浙江金華人徐蕘(新津十二景之一的《修覺詩碑》鐫刻杜甫的三首五律,正是其人所書)時任新津知縣,「引西河水以益通濟堰,下灌彭(山)、眉(山)。」乾隆二十年春,徐蕘奉四川總督黃廷桂之命,會同彭山知縣,組織民夫大修通濟堰,「遂於上端增筑二十八丈,又引長舊堤而廣之,共長一百五十六丈,便引小海子水繞入舊堰。」此時的攔河壩兩端與舊堤相接,長約500米,橫截南河。嘉慶七年(1802年),眉州知州趙來震、新津知縣丁葵籀、彭山知縣倪鼎銓對通濟堰進行了一次重要改造,在西河與羊馬河岔河口增筑長250米的白溪堰和長300米的火燒堰,使通濟堰與外江灌區相連,擴大了水源,為道光年間大增水田面積埋下了伏筆。

歷史長河中,通濟堰累興累廢。社會安定,其堰必生機盎然;戰亂頻仍,其堰則壅塞廢弛。有蜀漢定都成都,始有李嚴開六水門;有唐「開元盛世」,始有章仇兼瓊的重建;有南宋偏安,始有灌區面積擴至34萬畝的空前盛況;有明末清初幾十年的戰亂、瘟疫,始有「眉彭之人,不知斯堰水利者百餘年」之嘆;有清「康乾盛世」,始有三次大修。通濟堰的盛衰顯然受制於社會的盛衰。

通濟堰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當在1949年後。當代通濟堰灌區的工程規模、灌溉效益、管理、業績都大大超越前代。總干渠、東干渠、西干渠全長88公里,65條支渠長369公里,自流灌溉40.2萬畝,提水灌溉11.7萬畝,合計51.9萬畝,比民國時期的16.5萬畝擴大了2倍有餘。

本文留言

作者周明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