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合資券商的困境

花旗(Citigroup)亞洲業務首席執行官卓曦文(Stephen Bird)一定為今年夏天花旗與東方證券(Orient Securities)成立合資公司的剪綵感到自豪。這家美國銀行終於也像高盛(Goldman Sachs)、瑞銀(UB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摩根大通(JPMorgan)一樣,取得了在中國股票市場直接從事交易的資格。

卓曦文在講服務於客戶與建立卓越新標準的套話時,也提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數據。

他表示:「2011年,中國債券和股票發行規模僅佔全球發行規模的約5%,比前年增加1倍;我們預計,未來12至18個月這個比例將增至約10%。」

10%聽起來是個很可觀的數字——儘管美國的佔比高於40%,但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並有望繼續增長。

然而,由於中國不允許西方銀行在國內設立獨資券商,因此它們發現在中國贏得業務的難度越來越大,也沒有幾家銀行表示願意在提高合資券商外資持股比例的法律生效後,將持股比例由33.3%提高至49%。

為一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公司撰寫的內部研究報告顯示,在更多合資券商成立之際,它們在中國投行業務中所佔的比重卻一直在下降,儘管本來的比重就低得可憐。

前述內部研究顯示,在華成立合資券商的外資銀行佔中國投行市場的比重在2007年初達到頂峰(接近35%),隨後一路下降至去年底略高於10%的水平。與此同時,在截至2008年的1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國內銀行佔投行市場的比重介於15%至20%之間,到去年底已上升至約45%。

麥格理(Macquarie)駐香港分析師王瑤平(Victor Wang)表示:「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但在合資券商近期能有多大賺頭的問題上,我並不樂觀。」

國內企業紛紛擠入證券業,中國證券業協會(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總共有112家券商。隨著股票發行因全球疲軟而陷入枯竭,券商們開始轉向債券發行業務,這讓合資券商中經驗豐富的發債業務人員十分惱火,他們多年來一直在等待中國債市的起飛。

蜂擁而上的結果是,上市券商的股本回報率目前已達到多年來的低點。麥格理分析師Rachel Li表示,中國內地最大券商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今年上半年的股本回報率僅為5.3%。

中國證券業協會資料顯示,國內券商源於二級市場交易的利潤大概為新發行承銷業務的3倍。除瑞銀和高盛之外,其他外資銀行的在華合資券商都沒有資格在中國從事二級市場交易。西方銀行在為自己辯護時表示,中國證券業務根本不是其合資券商的關注重點。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邵子力表示,合資券商目前最重要的作用,就在於它能使摩根大通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

「我們需要在全球範圍內支持客戶。如果我們對他們說,我們可以在香港、紐約和倫敦為他們提供支持,但在中國不能,這樣的話很難講出口,」他表示,「代表處既不能在當地從事任何業務,也不能向當地客戶提供諮詢服務。」

摩根大通正用真金白銀推進上述策略:繼去年剛成立合資券商之後,該公司今年再向其注資4億美元,邵子力表示摩根大通正考慮增加持股比例。

在中國市場對內對外並購活動領域,西方銀行的業績比中國同行漂亮得多。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公布交易數量最多的是高盛,而第二位就是花旗,這表明旗下設有合資券商對並購業務的輔助作用並沒有那麼大。

高盛亞洲區聯席主管兼中國區投行業務負責人韋達文(Matthew Westerman)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與中國券商建立合作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為何非得在中國提供諮詢服務呢?現實情況是,如果我們沒有跟中國券商合作的歷史以及跟其他中國國企打交道的經驗,就不可能拿到單子。」

韋達文還表示,過去幾年,股票市場業務收入對高盛中國業務的重要性大為降低。他表示:「如今中國區的收入構成跟其他地區更相像,在股票、債券和衍生品之間實現了平衡,隨著中國企業離岸業務的大幅增加,衍生品和對沖業務的重要性提高了。」

對於西方銀行的投資者而言,問題在於不清楚這些合資券商的成本有多大,又能帶來多大回報。目前來說,他們的投資不啻於一種盲目的信任,就像這些銀行押注中國市場的未來表現一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