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日或可用國際法解決釣魚島爭端(圖)

 2012-09-24 13: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日之間痛苦的過去和現代經濟的相互依賴使釣魚島主權爭議變得更加複雜。

香港——無論申索主權的中國,日本和臺灣如何稱呼這些處於激烈爭議中心的東亞島嶼,它們都不過是一些地處偏遠、鳥糞覆蓋的岩石而已。

它們幾乎配不上「島嶼」這個詞,更像是一些礁石,或者是人身上的一些癰。沒有人在上面居住,儘管你會半信半疑地期望一名形容枯槁的日本士兵從某個山洞裡冒出來,揮舞著他的來復槍,讓你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還在進行。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確實還在繼續。

日本稱這些小島為尖閣諸島,中國稱其為釣魚島,而臺灣稱其為釣魚臺。它沒有旅遊業,沒有軍事潛力,也沒有真正的戰略價值。它什麼都沒有。

即便如此,要靠協商解決這一反覆無常的爭議似乎並無可能。日本極右翼分子和暴怒的中國民族主義者一直在不斷提高爭奪該島的音量,有時還似乎得到了本國政府的默許。保守派日本政客從旁推動爭議激化,而中國的反日暴力遊行集結了上千遊行者,要知道,在這個國家,就算幾十個民運人士的聚集都會引出大隊戴著頭盔的防暴警察,外加便衣和警車。

這些島嶼的爭議和石油、天然氣、航道或捕撈權無關。實際上,這股蔓延的情緒是二戰仇恨的遺留物,其間夾雜著日本未曾充分悔改的頑固形象。正像分析人士丹尼爾·斯奈德(Daniel Sneider)對Rendezvous雜誌所說的那樣,「它和領土無關,和這些礁石本身也無關。它包含的意義要比這多得多。它首先是身份的象徵,是民族自尊心的象徵。」

當然,的確存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爭端解決機制,那些機制將緩和地區間的緊張情緒,為空想分子和狂熱分子罩上政治的面紗。《學會在水下下棋》(Learning to Play Chess on Water)一文回顧了海洋邊界法律和爭端解決的彌足珍貴的歷史。在文中,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講師、律師喬納森·D·格林伯格(Jonathan D. Greenberg)討論了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簡稱ICJ)和其他法庭解決尖閣諸島/釣魚島之類爭端的司法權。

「國際法庭和其他法庭可以讓無法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各國通過法律程序、準則和裁決,在國際法的管轄範圍之內劃定海洋邊界。它們也給政客提供了一條擺脫國內政治困境的‘出路’;也就是說,國際法庭和其他法庭允許國家領導人解決成本高昂的爭端議題,同時還能保住他們的面子(從而增加了他們保住飯碗的機會)。」

「政治領袖可以對國內的選民聲稱他或她「從來沒有,也絕不會在民族主權上讓步。」如果爭議國在法庭上敗訴,政客可以將責任推給法庭,解釋說他或她別無選擇,只能執行法庭的裁決,就此了結爭端。

「至少也可以說,這樣的後果會比政客為單邊讓步付出的代價輕微。」

長久以來,領土和主權爭議一直都在國際法庭的司法管轄範圍之內,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將國際法庭確定為「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構」。中日現在都在國際法庭駐有法官,但臺灣沒有。該法庭由15名成員組成,總部位於海牙。

2009年,國際法庭就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的黑海疆界爭端作出了裁決,「為捲入主權和疆界爭端的國家劃定無人小島歸屬的方法提供了極為有用的指導,」 格林伯格在刊發於《哈佛國際評論》的文章中這樣表示。他還說,這項裁決具有「極為有用的潛力,可望應用於正在持續的南海衝突」和其他的類似爭議。

申索人還有其他的法律途徑,本月早些時候,北京稱計畫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簡稱Unclos)的規定申索釣魚島的主權。

位於北京的國家海洋局已經開始準備文件,並且表示,文件將顯示中國的大陸架遠遠伸入海中,包含了爭議島嶼。

公約條款並不像聽上去那樣晦澀難解:它最近還在北冰洋主權之爭當中發揮了作用。俄羅斯、加拿大和丹麥都聲稱擁有羅蒙諾索夫洋脊的主權,後者是北冰洋裡的一座巨型海底山脈。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國際法教授邁克爾·拜爾斯(Michael Byers)告訴《氣候快線》(Climate Wire)雜誌的洛朗•莫雷洛(Lauren Morello),爭議可能會根據地表的地質事實解決。就這個案例而言,也可能根據水下的事實。

「根據Unclos第76條的規定,大陸架的延伸範圍不是根據實力或者政治來決定的,」 拜爾斯說,「你無法改變海床的形狀,也無法改變海床上的沉積物。這些都是科學事實。」

尖閣諸島/釣魚島爭議還有一個潛在的仲裁者,那就是Unclos框架下的國際海洋法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位於德國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有21名成員。中國在該法庭有一名法官,庭長柳井俊二(Shunji Yanai)則來自日本,是一名法學家和海洋法專家。他的任期將延續到2014年10月。

来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